南海争议现状与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本文关键词:南海争议现状与区域外大国的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南海争议中,中国对西沙群岛(the Paracel Islands) 、南沙群岛( the Spratly Islands) 拥有主权的证据确凿,而周边某些东南亚国家对南沙岛礁提出声索的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南海争议源自1951年《旧金山和约》,是美英插手亚太事务留下的祸根。如今美仍未改变冷战思维,继续插手南海问题,只不过其借口已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转变成"维护南海航行自由"。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南海争议 美国介入 旧金山和约
【分类号】:D823
【正文快照】: 近来南海争议不断升温,其导火索是菲律宾与越南分别在其非法占据的南沙岛礁——礼乐滩和万安滩非法进行石油勘探,中国海监船对其非法行为进行了干预。之后,越南在南沙海域强行驱逐中国渔船; 在南海海域进行实弹演习; 32 年来首度颁布征兵令; 河内一些民众还在中国使馆门前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刘志鹏;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3 王晓波;朝鲜半岛问题与台湾问题的缘由、性质及解决方式比较——兼论其对东北亚安全前景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1年01期
4 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5 程爱勤;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安全原则”——菲律宾政府对南沙群岛政策研究之二[J];东南亚研究;2002年04期
6 郭渊;日本对东沙群岛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主权维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7 杨立人;国家档案继承与收回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黄德林;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9 郝承敦,孙丰林;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石家铸;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J];国际观察;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民军;日本战争赔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伯军;不干涉内政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马静;论国际义务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8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9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夏晔;论影响美国联盟战略的主要稳定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2 曾健敏;试论二战后的英美特殊关系[D];湘潭大学;2004年
3 冯琪;苏联对德国的政策与德国的分裂(1945-1955)[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石茶;冷战后欧盟机构改革及其对欧洲政党政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永庆;群岛国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黎瑛;内忧外患下的创榛辟莽[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亚娟;飘忽不定,暧昧不明[D];西北大学;2005年
8 王雪燕;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9 刘新影;日本对华的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延边大学;2005年
10 何念;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兰;;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因素[J];日本研究;2006年04期
2 李峻;;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遏制美国介入中国内战之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南海争议现状与区域外大国的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9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