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

发布时间:2017-05-26 23:02

  本文关键词: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不仅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权力格局,也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合法性提出挑战。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适时将部分治理权由西方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在这一治理权转移过程中,新兴大国应该协调配合,以集体身份和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重要一员,应该加强对新兴大国的外交力度,携手稳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关键词】新兴大国 全球治理 大国协调
【基金】:作者主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当代外交类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大国〔1〕的群体性崛起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突出现象。新兴大国的崛起,不仅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权力格局,也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挑战。无论是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还是减贫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新兴大国的有效参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祖贵;魏宗雷;刘钰;;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其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吴绮敏 史克栋 张磊;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灿荣;刘世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走向的反思[J];国际观察;2010年02期

2 金灿荣;刘世强;;延续与变革中的国际体系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3 周鑫宇;;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权力结构变迁[J];太平洋学报;2010年08期

4 韦宗友;;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杰;;论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2 ;西方缘何热炒人民币升值[J];理论与当代;2010年01期

3 李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制改革与中国的进路分析[J];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4 向雅萍;;后次贷危机时期IMF改革的法律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朱听昌;;大国协调:21世纪大国关系的主旋律——兼论中国在大国协调中的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顾大蓉;;IMF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努力的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7 蒲文胜;;全球公民社会的生存择向[J];理论探讨;2010年03期

8 ;媒体声音[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05期

9 贺梦禹;;希腊危机背后的国际博弈[J];世界博览;2010年11期

10 朱进杰;刘俊;;朱民:“金融中国”的代言人[J];党员干部之友;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世勇;;二滩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和工程效益[A];中国水电100年(1910-2010)[C];2010年

2 范朝阳;;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建设自我,展望未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思路与实践[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夏友富;;世界性经济危机条件下促进出口发展的思路与建议[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化移;;二战后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思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解国珍;高原;;合同能源管理方法与建筑节能关系探讨[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燕;彭万章;;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蒲英霞;鲍曙明;;中国人口迁移和贫困之间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五普数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课题组;;在世界银行项目实施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9 陈跃;陈爱文;;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宝贵;;漫谈装饰混凝土的创新与发展[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印尼 经济向好信心增[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颖;全球治理中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D];外交学院;2010年

2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3 李懋;国有企业改制的组织动因、环境约束与变革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红;NGOs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吴雪明;经济国力的国际比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权力与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帆;水库移民安置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傅京燕;环境规制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及其政策协调[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领;世行贷款三期农机化补贴项目实施效果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波;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构建[D];延边大学;2010年

3 陆演炜;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进程、动力与前景[D];复旦大学;2010年

4 林声明;在华境外教育项目研究(1981-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钱;中国与世界银行知识合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6 刘怡君;朝核问题前景: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徐霞松;国际金融标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军政;G8与G20: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9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薛镝;非洲实施结构调整计划的经济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98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