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应对进攻型互联网自由战略的挑战——析中美在全球信息空间的竞争与合作

发布时间:2017-05-27 22:14

  本文关键词:应对进攻型互联网自由战略的挑战——析中美在全球信息空间的竞争与合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的网络空间战略已经发生了重要而显著的变化。2009-2011年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逐渐转变了其原有的以防御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空间战略,转而发展并初步完善了一套以"互联网自由"为核心概念,以"控制-塑造"为基本特征的进攻型互联网自由战略。借由监控网络空间信息流动,实现对于全球网络空间的塑造,以期形成有利于美国的网络空间环境,争夺、树立并确保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地位。这一转变是信息技术革命与其所在的政治、社会结构互动的自然后果;同时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系统演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进攻型互联网自由战略的成型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复杂的影响,中美之间将在全球信息空间展开复杂而微妙的博弈,其主要特点是基于有限信任基础上的合作。确立行为准则以消除不确定性,确认共同利益并建立可操作的双边合作机制,推动规范全球信息空间行为准则的发育和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成为中美共同努力达成的目标。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自由 全球信息空间 中美关系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与国际关系》(2011BGJ004)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新媒体、跨国网络与国家安全》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TP393.08;D8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0年1月21日,以2009年伊朗“推特革命”以及2010年1月“谷歌事件”为背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在美国新闻博物馆发表“互联网自由演说”,将“自由接入互联网,不受限制地接触各类信息”等概括为“互联网自由(internet freedom)”,并与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杰雄;;西方世界推崇马克思的原因探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师伟;我国大学权力系统中的委员会建设[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任勇;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4 任李明;范国平;;中日关系:相互依赖与博弈[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5 侯利民;吴涛;;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6期

6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7 曹云华;在东亚新格局中的中国—东盟合作——论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4年02期

8 王勇辉;浅析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提供公共产品的若干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9 葛洪义;论法的生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岑树海;;论传统中国政治结社方式的现代转换——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3 徐睿胤;徐建春;;级差排基:一项新的土地制度安排何以可能?——浙江省A市H村个案研究[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熹珂;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7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8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朱晓U,

本文编号:401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01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