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本文关键词: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依据关于公共利益风险管理的学术讨论,作者针对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提出了五个分析假设:(1)当代国家海外利益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与安全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海外利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风险;(3)企业界对经营风险管理的模式可成为政府机构管理公共风险的工具;(4)国家海外利益可通过国家外交机构进行外交管理;(5)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应具备整合资源、系统、功能、技术等国家对外能力。据此认为,中国具有有形与无形的海外利益。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区域、领域的拓展难免蕴涵着风险。为了有效应对、降低和排解国家海外利益风险,中国需要在外交战略考虑、制度安排、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公共教育、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美国马里兰大学;
【关键词】: 海外利益 公共利益 风险预测 外交管理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当代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和保护”(项目编号:kx161019)的资助
【分类号】:D822.3;F125.5
【正文快照】: 在21世纪急剧变化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态势中,任何一类国家——大国或小国、强国或弱国、发达国家或转型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注意对自身海外利益的风险管理。对于日趋全面融入国际政治与经济事务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现实、理性地认识中国海外利益生存与发展的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2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3 马郧,李建;论管理贸易政策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基础[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4 庞东梅,李德芳;安全观发展的深层次探析[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金玲,王衡;朝核危机的安全困境与中国国家利益[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6 黄仁国,罗建文;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哲学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刘今朝;杨兴礼;孙钰霞;熊小庆;;大国在伊朗的能源博弈及中国的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陈东琪;政府怎样参与和管理对外经济——由“入世”引发的一点想法[J];财贸经济;2000年09期
9 连忱蔚,李会明;WTO与国家利益原则[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秦伟;;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影响力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苏联)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尹枚;区域主义理论与东亚区域主义实践——兼论中国的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03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8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2 高涛;国家利益与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D];河南大学;2001年
3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程龙梅;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变数——台湾问题[D];苏州大学;2001年
5 胡伟;浅析国际政治中的道德因素[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6 刘舸;冷战后美国霸权战略与世界格局走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李伟;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权力的整合[D];郑州大学;2001年
8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吕晶华;“台湾意识”剖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刘凯军;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文;李静;;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6期
2 唐昊;;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6期
3 ;“以绿养绿”的实质是出卖公益[J];当代广西;2011年15期
4 臧玉璞;;日本公务员的服务纪律[J];干部人事月刊;1995年01期
5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理念、制度与绩效[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袁方;;全球反恐形势下的媒体角色[J];中国法律;2010年05期
7 黄丽萍;;论中国政党的公共性建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时人新语[J];黄金时代;2007年10期
9 于英红;;为奥巴马大选试水——民主党人霍楚尔借“医改”赢得保守选区[J];人物;2011年08期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J];西藏政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华;邓集文;;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政府绩效评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任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转型:基于国家自主性的分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彭高俭;;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丽华;;关于辽宁省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调查与思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吴敏;;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建立调节社会利益的制度体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蒋伏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张忠利;;美国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喻剑利;曲波;;新公共服务视角的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方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N];江苏法制报;2009年
2 吴娓婷;公共利益必须不扰民才是好的[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小燕;“公共利益”:现实中的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三论公共利益不是“唐僧肉”[N];广元日报;2010年
5 邓红阳;“代排族”被疑损害公共利益[N];法制日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 赵雷 秋风 刘文静;公共利益界定成为征地拆迁矛盾之焦点[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媒体工作者 王石川;拆迁立法“开门”,才更能彰显公共利益[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以公共利益作为施政出发点[N];南方日报;2006年
9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10 山西省委党校 张志芳;协商民主是公共利益诉求实现的有效途径[N];山西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和拓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王强;民主行政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及其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保平;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淑萍;行政分权视野下地方责任政府的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静;国内政治与国家对外缔约行为[D];暨南大学;2007年
7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闫留义;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林志鹏;我国公共决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萍;关于我国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邵文佳;论北京市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张建岗;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程瑶;领导者在行政决策中公平行为的失范以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姚天罡;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邓增强;“经济人”理念下中国政府诚信问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7 丁卫平;地方政协委员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高雅;台湾政党对媒体自主性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苏燕;作为治理模式的协商民主[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迪;政府转型中公益性拆迁管理职能转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0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