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的比较研究 ——以“民族心理”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5-07-19 05:18
随着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都出现了较大程度上的调整,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其国家安全战略在立足于对国家利益的理性分析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也带上了各自民族心理的烙印。 论文以“民族心理”的视角分析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的走向。首先分析中美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包括民族心理的定义、构成、形成渊源,以及汉民族和美利坚民族在心理的形成基础、特点和表现上的比较。接着对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作比较分析,包括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安全战略的目标、实现方式、面临环境和演化进程四个方面的比较。最后是关于中美安全战略的民族心理因素研究,包括了民族心理影响国家安全战略流程的分析、民族心理在中美安全战略层面上的影响研究、民族心理对中美安全战略发展基调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心理层面构建和谐的中美安全战略。 通过对中美两国安全战略的纵向比较和民族心理的横向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民族心理”以隐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超冷战思维”使中美两国陷入“安全困境”;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心理相互统一的产物。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组织框架
(四) 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中美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分析
(一) 民族心理的定义、构成和形成渊源
(二) 汉民族心理的形成基础、特点和表现
(三) 美利坚民族心理的形成基础、特点和表现
(四) 中美民族心理体系的比较
第二章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的双向比较
(一) 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目标的双向比较
(二) 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实现方式的比较
(三)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比较
(四)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演化进程比较
第三章 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的“民族心理”因素分析
(一) “民族心理”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
(二) “民族心理”在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影响
(三) “民族心理”对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基调的影响
(四) 从“民族心理”层面构建和谐的中美安全战略
结语
(一) “民族心理”以隐性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
(二) “超冷战思维”使中美陷入“安全困境”
(三)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心理相互统一的产物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8053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组织框架
(四) 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中美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分析
(一) 民族心理的定义、构成和形成渊源
(二) 汉民族心理的形成基础、特点和表现
(三) 美利坚民族心理的形成基础、特点和表现
(四) 中美民族心理体系的比较
第二章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的双向比较
(一) 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目标的双向比较
(二) 冷战后中美安全战略实现方式的比较
(三)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比较
(四) 冷战后中美国家安全战略演化进程比较
第三章 中美国家安全战略的“民族心理”因素分析
(一) “民族心理”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
(二) “民族心理”在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影响
(三) “民族心理”对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基调的影响
(四) 从“民族心理”层面构建和谐的中美安全战略
结语
(一) “民族心理”以隐性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
(二) “超冷战思维”使中美陷入“安全困境”
(三)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心理相互统一的产物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8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05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