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格局变化与战略调整

发布时间:2017-06-03 11:19

  本文关键词: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格局变化与战略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美邻相时实力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从互利、兼容的二元格局走向竞争、相斥的二元格局。中美互动关系从注重追求相对经济收益的正和博弈,逐渐向以权力竞争和相对国际影响力为目标的零和博弈转变,中国与周边关系演变为与美国及其联盟体系之间的战略互动关系。未来东亚秩序的走势取决于中美两国战略选择,及其与地区公共利益之间的互动关系。面对周边力量与利益格局的变化,主动塑造一个以我为主、具有自我扩展和深化能力的周边合作秩序,以获得与中国实力增长相称的影响力,是中国作为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需要。中国周边战略正在向主动作为的大方向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要努力构造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同时惠及周边的地区秩序,将共同发展、开放竞争和相互包容这三个核心理念融入到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在内的整套周边战略思路中。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二元格局 东亚秩序 中美互动关系 中国周边战略目标
【分类号】:D820;F125.5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区域外大国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在昔日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形成中美二元格局。2009年之后,随着中美相对实力此消彼长速度的加快,东亚二元格局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中国的崛起导致世界权力中心的竞争从欧洲转移到东亚。["在美国势力范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兵;;东亚经济结构的“和谐”内涵及缺陷调整[J];当代亚太;2007年12期

2 唐彦林;;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政策评析[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3 宋伟;;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4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5 仇发华;;结构性地区主义与开放性地区主义——西欧与东亚的比较[J];当代亚太;2011年02期

6 刘丰;;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7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8 周方银;;韬光养晦与两面下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中美战略互动[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9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10 祁怀高;;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两种体系的兼容共存[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娴;;东亚合作的构建——论进程中的东亚地区主义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兼存[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郭克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3 张慧智;;中日韩东亚共同体构想指导思想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1年02期

4 杨鲁慧;;东北亚大国关系中第三方因素及地区安全共同治理[J];东北亚论坛;2012年04期

5 杨鲁慧;东北亚地方经济合作与国际产业转移——以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当代亚太;2004年10期

6 赵江林;;外部约束与东亚经济结构转型[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7 刘丰;;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8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9 徐进;;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问题与构想[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10 周方银;;韬光养晦与两面下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中美战略互动[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蕴岭;杨宏恩;;东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2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付海梅;;国际格局变化助推“钓鱼岛争端”进入高危时期[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季玲;情感、身份确认与社会身份的再生产[D];外交学院;2011年

5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羊绍武;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庭东;政策引致性扭曲:开放效益的体制因素[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杜曙光;现代科学劳动与全球产业分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发龙;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政策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增伟;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兰;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湛琼琼;论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战略及其对华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轶男;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7 田聪;论奥巴马政府对欧政策的调整[D];外交学院;2011年

8 鞠红;从“改变国家形象”到“推进网络自由”[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立争;剖析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战略[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梅虹;外包推动下的中国制造业自主成长战略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川;;古代来华使节考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门洪华;;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4 赵可金;彭萍萍;;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5 曹云华;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安全[J];当代亚太;2000年09期

6 倪峰;霸权稳定模式与东亚地区政治安全秩序[J];当代亚太;2002年07期

7 周方冶;泰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华经贸关系的原因分析[J];当代亚太;2003年10期

8 李皖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9 周小兵;东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解决[J];当代亚太;2005年04期

10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日本《周刊现代》前副主编 讲谈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近藤大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张蕴岭;[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赴菲律宾特派记者 于景浩;[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驻泰国记者 暨佩娟 丁刚;[N];人民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杜尚泽;[N];人民日报;2012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俄罗斯联邦总统 弗·弗·普京;[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国秀;论战后美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生;;中国周边战略建构:环境·目标·手段·能力[J];太平洋学报;2012年04期

2 陈向阳;;中国周边环境新态势与周边战略新思考[J];亚非纵横;2013年01期

3 ;周边战略形势与中国周边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4 傅梦孜;;中国周边战略问题思考点滴[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5 冯仲平;;周边战略应着力安全合作创新[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6 翟];;中国周边战略的继承与创新[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7 袁鹏;;关于新时期中国大周边战略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8 李永辉;;积极打造周边战略依托带,托升中国崛起之翼[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9 林利民;;周边战略与大战略:在“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之间寻求“再平衡”[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10期

10 周方银;;周边环境走向与中国的周边战略选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尚平 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把经略周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N];战士报;2012年

2 林利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杂志主编;中国周边战略环境浅析[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周方银;周边形势变化呼唤新战略设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玉刚;“中心意识”取代“包围意识”:中国周边战略统筹[N];东方早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于盟;用长远眼光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权的竞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祁怀高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周边战略构建需要五大新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 张屹峰;真正将周边外交放在“首要”位置[N];东方早报;2012年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 赵干城;习主席南亚行深化周边外交布局[N];解放日报;2014年

9 李永辉;经略周边,托升中国崛起之翼[N];中国国防报;2013年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 张建;用“大”智慧管控周边“小”分歧[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品元;中国周边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格局变化与战略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1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