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奥巴马主义:内涵、缘起与前景

发布时间:2017-06-07 22:01

  本文关键词:奥巴马主义:内涵、缘起与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之后,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以内向收缩为特点的一系列调整,被称为"奥巴马主义"。奥巴马政府外交转型的方向是:注重软实力、淡化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提倡地区安全责任分担和注重多边外交。在战略布局调整上,奥巴马主义注重全球范围的均衡用力,在西亚、北非实行"离岸制衡"和"背后领导",在亚太地区强调"再平衡"。与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另两次"收缩型"调整不同,此次转型是在美国硬实力仍然远超任何其他国家,而且自认为有能力继续"领导世界"背景下进行的。转型的根源是美国领导人吸取前任教训,在对国际环境再认识之后,转变观念和思路,试图以更为务实的原则确定美国对外战略的手段和策略。奥巴马主义出台5年多来,其指导思想一直得到贯彻和坚持,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仍可能成为美国政府未来中长期对外决策的指导原则。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奥巴马主义 离岸制衡 综合国力 观念转变 历史传承
【分类号】:D871.2
【正文快照】: 2014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演,全面阐述其全球战略思想。从内容上看,此次讲演是在回应各种批评指责,宣示奥巴马政府继续执行调整后的对外战略的决心。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目标,他说:“美国始终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国家,上个世纪如此,下个世纪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建明;;遏制战略中的“相对安全”目标——解读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J];国际观察;2007年06期

2 王瑞平;庞中英;;否认“美国衰落”: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3 谢丰斋;;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谈安格斯·麦迪森的“千年统计”[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福;;论和谐价值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宋晓芹;李莉;;试论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4期

3 吕其昌;值得警惕的“克林顿主义”[J];国际论坛;1999年05期

4 钟龙彪;;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5 门洪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J];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01期

6 韩世楠;;浅析新联邦主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7期

7 曾艳;;美国软实力经验分析及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张金荣;徐佳;;韦伯与桑巴特比较视角下的现代社会起源——兼论中国现代性之发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胡德平;;资本主义起源的文化解释:一种心理—观念史的路径——评艾伯特·奥·赫希曼的《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3期

10 翟石磊;;从全球民调看“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的相对性?[J];国际展望;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琳;中东能源因素对大国能源战略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悦;1973-1974年石油危机和美国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培清;艾森豪威尔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淑云;单极霸权——20世纪美国国策强度的三次提升[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庆安;林登·约翰逊和“伟大社会”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侯锐;美国战略核导弹历史与冷战进程研究(1945-1968)[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岳汉景;文化影响外交政策的机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尼克松总统的岁入分享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海文;林登·约翰逊政府国内改革再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皓;大国和领袖 战争与和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荣;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在华;美国先行计划的产生及初期发展(1964-1974)[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伟;1970年中东恐怖活动对尼克松政府“缓和”政策的挑战[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雷建锋;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洪艳;1982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形成与效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韩玲;20世纪60年代美国住房种族融合政策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罗鹏部;里根政府赤字财政的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J];世界历史;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奥巴马:我们相信变革[J];首席财务官;2009年01期

2 杜悠;;奥巴马 开启美国复兴征途[J];资本市场;2009年01期

3 翟];;“平视”奥巴马[J];世界知识;2009年02期

4 龚小夏;;奥巴马新政府能否左右逢源[J];南风窗;2009年02期

5 叶茂中;;奥巴马——美国最出色的广告人![J];企业研究;2009年01期

6 ;奥巴马的平民之乐[J];新财经;2009年02期

7 蔡钰;;奥巴马的中国“结”[J];中国企业家;2009年02期

8 张立平;;奥巴马的“新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帆;;奥巴马政府的东亚安全政策考量[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蕴岭;;奥巴马要变革什么?[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峰;黄月;;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莹峰;;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陈莹峰;;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韩布新;吕泽平;郑陈光;;巴马高龄老人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其主观与客观健康状况[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陈莹峰;;巴马打造生态长寿旅游品牌的调查和启示[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奥巴马:2035年清洁能源提供80%电力[A];《电站信息》2012年第2期[C];2012年

7 郗春媛;;奥巴马政府“创新教育(Educate to Innovate)”行动及其最新进展[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季萌;;新媒体外交与美国的实践[A];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年

9 叶小文;;变与不变:宗教发展的中国模式[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10 James L.Fredericks;;911危机对美国人的宗教意义:布什与奥巴马之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问题学者 储昭根;奥巴马的伊战“迷潭”[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熊娟;奥巴马版《我的一天》,当选后的第一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早报记者 沈雁飞;奥巴马推二战后最大刺激计划[N];东方早报;2008年

4 招商银行总行资金交易部分析师 刘东亮;奥巴马带领美元向左转[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吴铮;奥巴马新政:基建大投入,教卫大升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辉;奥巴马:不惜一切拯救经济[N];证券时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辉;奥巴马誓当美国经济“救星”[N];证券时报;2008年

8 ;米歇尔·奥巴马抱怨第一夫人没工资[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冯武勇;奥巴马:教改助疗经济更利美国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张代蕾;奥巴马将就业目标再加码100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光平;巴马~P唇渻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强;奥巴马的网络营销竞选策略实证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2 吴永刚;“民主化”缅甸:奥巴马政府缅甸政策[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杨晶;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形象外交”探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刘月乔;试析奥巴马政府的“价值观输出”[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莹;奥巴马执政三年来美国媒体所持态度的评价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6 张海滨;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红凯;奥巴马政府的网络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8 卢涛;奥巴马政府对华实施金融外交策略的动因、目的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高鑫;奥巴马的伊朗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孙敬鑫;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对俄政策的变化[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关键词:奥巴马主义:内涵、缘起与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30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