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

发布时间:2017-06-10 22:08

  本文关键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严峻挑战,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战略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而如何妥善处理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日趋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突出体现在经济贸易、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等三大维度。在某种意义上,中美在虚拟世界里的复杂关系,正反映了两国在实体世界中长期角力而催生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对中美掉入网络空间"修昔底德陷阱"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中美两国应在不同层面通过不同路径降低双方对彼此在虚拟世界中真实意图的不确定性,化解困扰双方的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跨越网络空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中美关系 网络空间 安全困境 修昔底德陷阱
【基金】:作者主持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TD4-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3年度“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ETP0919) “2013年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SKL042)的支持
【分类号】:D822.3;D871.2
【正文快照】: *檀有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29)。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革命狂飙猛进,在推动人类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它也给国家间关系、全球治理带来了诸多全新的挑战。不仅如此,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根据科技史家的研究发现,“其对人类社会的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丹;修昔底德的正义论——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一种政治思想史读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玉聃;;《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理论[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1期

3 刘淑梅;;修昔底德与孔子:两种国际政治思想的渊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陈玉聃;;战争始于何处?——修昔底德的阐述与国际关系学界的解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10期

5 陈玉聃;;《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国际正义观[J];国际论坛;2010年06期

6 陈莹莹;;对修昔底德笔下伯利克里政治成功的分析[J];文教资料;2011年02期

7 陈波;;文化象征的拓展——评萨林斯《与修昔底德辩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S·福德;陶永新;;现实主义的多样性:修昔底德和马基雅维里[J];世界哲学;2009年03期

9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乔戈;;柏拉图的政治史学与政治哲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玉聃;;修昔底德的人性论:从国际关系思想角度进行的考察[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陈玉聃;;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继承还是误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包利民;;预测技艺与命运——古典实践理性一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勇;;论布鲁尼的史学[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6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阅读战争史[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韩满春;罗马帝国的历史及其风情[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王思治;重新认识霍布斯[N];法制日报;2007年

4 李晓兵 查尔斯·希尔;政治家为什么要读经典[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许知远;史景迁与他描绘的近代中国[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老中青三代学者联手推介西方学术名著[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巍;世界理念的另一种声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周燕;传奇中传奇,带着一千多本书去南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江晓原;大发宏愿的年代[N];文汇报;2000年

10 雷雨;私人书简中的学者肖像[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春晓;苦难与伟大:修昔底德视野中的人类处境[D];复旦大学;2010年

2 郭霞;《奥克西林库斯希腊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梁小平;埃琉息斯秘仪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侯典芹;希腊古风古典经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凯;希腊人的困境与出路:色诺芬《希腊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贺明;论演讲词在修昔底德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鹏;修昔底德的史学方法论[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贾嘉林;普鲁塔克与修昔底德历史叙述观念之异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孔维兴;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人性与正义[D];南昌大学;2012年

5 李电;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史学思想及方法之比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顾海萍;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心理分析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颖;修昔底德的国际关系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张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悲剧色彩[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晓宇;基于《希腊志》的色诺芬史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毅璋;试论希腊神话中的波塞东[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40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