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
本文关键词: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权威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中央编译局;
【关键词】: 世界秩序 全球共治 和谐世界 冲突逻辑
【基金】: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华与罗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研究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4AZD133) 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SPIGG)指数的指标与测量”(项目编号:201473)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ZS06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
【正文快照】: 04-0067-21?本文是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华与罗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4AZD133)、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SPIGG)指数的指标与测量”(项目编号:201473)和上海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乌尔利希·贝克,张世鹏;世界风险社会:失语状态下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2 张凯作;;论朱子哲学中的气质之性[J];东方论坛;2012年01期
3 周炽成;;荀子非性恶论者辩[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4 李晓英;;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J];管子学刊;2008年03期
5 陈志刚;;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陈志刚;;对封贡体系内属国与藩部界定标准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J];读书;1998年08期
4 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魏志江;论1020—1125年的辽丽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长平;;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秩序观比较[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4期
2 季丽新;冷战后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析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年04期
3 黄宗良;;中国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J];人民论坛;2009年21期
4 陈雪飞;;中国应建立文明导向的世界秩序观——兼与苏长和、任晓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4年04期
5 李惠;在继承中发展邓小平的国际新秩序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杨学鸾;;倡导国际新秩序观 努力建设和谐世界[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6期
7 安善花;;论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实践[J];东北亚论坛;2009年03期
8 王义桅;;美国亚太秩序观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9 杜小璞;;试论全球化时代的新秩序观[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1期
10 叶自成;蒋立群;;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变迁[J];党的文献;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的历史流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新华社记者 黄泳;美与“老欧洲”:世界秩序观之争[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王筠;中国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坚定力量[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_g;论美国的东亚地区秩序观及其对东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2 董贺;新世纪中国国际秩序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赵宏;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发展演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张振涛;和谐世界: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观[D];延边大学;2013年
5 栗晓雨;中国“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解析[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4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