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地缘学研究在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上的新发展,中国的地缘战略应包括地缘政治战略、地缘经济战略和地缘文化战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从全球、地区和周边三个层次上地缘空间的实际状况出发,明确界定中国的核心地缘利益、主要地缘威胁与挑战以及应对地缘威胁与挑战的战略手段。中国地缘战略的基本特性在于内外结合、由内而外。在周边层次上,中国地缘战略应强调以统一、发展、稳定为基本取向,在地区层次上应突出以合作、稳定、整合为基本取向,在全球层次上应突出以和平、合作、和谐为基本取向。总体上,中国应结合地缘空间与地缘战略的特性和取向,制定和推行合作性参与地缘战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地缘学 中国 地缘战略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文化
【基金】: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40)“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6BGJ006)“马克思主义国际体系理论与中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07JAGJW001)“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参与、受益和影响”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80;D822.3
【正文快照】: 正如任何一个建筑都需要切合实际地理条件的设计图纸一样,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切合实际地缘空间的发展战略,像中国这样的地缘环境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尤其如此。陆伯彬曾发人深省地指出:“尽管很多因素有助于形成大国地位,包括经济发展和技术与教育水平,但地理决定一个国家是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2 门洪华;;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3 段廷志,张晓峰;东亚地缘战略环境与中国海上安全[J];当代亚太;2004年04期
4 张蔚斌,马磊;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潘忠岐;国际安全秩序的变革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6期
6 潘忠岐;;结构性战略互动与冷战后中美安全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7 卢光盛;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缘经济学[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8 潘忠岐;;冷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变革[J];教学与研究;2007年09期
9 王正毅;21世纪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潘忠岐;霸权的困境——“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与“新帝国”论的神话[J];美国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良;“以德治国”方略的鲜明时代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杨金刚;走出民主观念的五大误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夏玲,徐静;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创新——试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李世友;依附性——亚洲经济发展的重大阻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金怡顺;永保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鲍国政;文明视野中的两种政治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王孝哲;;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芳;;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变迁[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林;李敏;陈玉新;;大学生要做创建安定、和谐校园的模范[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3 刘熙瑞;;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吴刚;;关于北京市东城区“胡同民主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5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王刚;;试论邓小平技术创新思想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7 赵刚;;中国的地缘科技战略[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8 胡门祥;李育民;;张申府的战时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黄福涛;;试论古罗马对希腊教育的继承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何静;对话外交与冷战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翠萍;冷战后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立平;美国对华战略及其内在矛盾[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2 崔勇列;现代帝国的凯歌与挽歌[J];读书;2005年04期
3 ;美国中情局对华的十条诫令[J];党政论坛;2001年09期
4 倪世雄;邓小平与中美关系[J];国际观察;1997年02期
5 何传添;地缘经济学与美国的贸易政策——兼析广东开创经贸发展新局面的政府作用[J];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02期
6 白光润;论21世纪中国的地缘关系[J];经济地理;1994年03期
7 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8 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J];美国研究;2001年01期
9 王缉思;美国霸权的逻辑[J];美国研究;2003年03期
10 王逸舟;试析国际政治学的美国重心[J];美国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浩原;李树广;;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战略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5期
2 马尔哈兹·马茨阿别利泽;;俄罗斯地缘政治构想与异化的格俄关系[J];俄罗斯研究;2011年02期
3 董晋宏;;“风光”不再的地缘政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肖刚;刘武中;;民国时期“战国策派”外交思想[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5 刘怡;;地理政治的遗忘与发现[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6 黄凤志;吕平;;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6期
7 庄斌;李桂峰;;“多米诺骨牌”理论思想渊源探析[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8 姚全;;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特点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王小依;;基于南海问题为中心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10 刘怡;;《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J];现代舰船;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张国良;;从朝鲜战争看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束必铨;;从三代领导集体看中国国家安全观之演变[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赵刚;;中国的地缘科技战略[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杨鸿玺;;关于“东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均;;从“三横”到“一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李淑云;;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陈红军;;关于城市战略规划的若干问题[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才 师青云;探寻中国地缘战略[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王宏苗 记者 李东航;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在京召开[N];解放军报;2009年
3 特约嘉宾 孟宪生 本报记者 温庆生;中国国家安全大战略四问[N];光明日报;2011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与视角[N];学习时报;2005年
5 尤文虎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人员;新能源难以改变地缘战略困境[N];中国国防报;2009年
6 刘家鸿 李双伍;古老而又年轻的地缘政治学[N];学习时报;2000年
7 本报专稿 薛雨闻;蒙古的地缘战略价值[N];世界报;2010年
8 ;中国强烈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售台武器[N];人民日报;2010年
9 毕洪业 余华川/整理;全球地缘战略新“地震”[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鲁刃;“精神母亲”画皮下的“五宗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浦启华;21世纪初期的亚太战略态势与中国国家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管丽萍;新军事变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李宝林;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化石能源约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小军;关于当代中国海权的若干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8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9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赵刚;地缘科技视角下的国家科技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花;夹缝中求新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王伟东;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龙富;生态安全视角下澜沧江水坝建设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人——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何火萍;冷战后中日两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缘战略·中国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李莹芳;“世维会”与境外疆独势力整合[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楠;地缘战略下的中缅关系新认识[D];青岛大学;2012年
9 刘淼;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与中国的安全战略选择[D];青岛大学;2008年
10 陈安勇;中国现实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8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