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当代建构的应然向度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当代建构的应然向度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与赞同,进而获得归属意识与理性自觉的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交织的时代境遇,民族文化认同不仅面临文化融新、价值多元、同一性基础延伸的现实张力,也表现出工具化倾向、价值冲突与迷茫的负向挑战。民族文化认同的未来发展须从时代的、客观的审视出发加以绘制,而同一性基础的巩固与延伸、认同层次链接的修复与充实、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建构,构成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应然向度。
[Abstract]:The identity of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national member recogni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o obtain the approval and approval process of consciousness and r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marketization intertwined era situati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ethnic culture not only face the new reality, value pluralism, identity based extension of the tension, also showed a tool the tendency of value conflict and confusion of the negative challeng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must be from the era, objectively starting to draw the same foundation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identity and full repair level link,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pirit, which should be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to.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07)
【分类号】:G03
【正文快照】: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价值内核的承认、认可与赞同,进而获得归属意识与理性自觉的心理过程。民族文化认同强调的是民族成员身份的归属和意义的探寻。“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与‘世界的祛魅’和‘理性主体的发现’过程相伴生,价值世界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哲学研究;2011年12期
2 何淑英;;语文与学生民族文化认同[J];语文学刊;2007年18期
3 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兼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反思[J];阴山学刊;2009年01期
5 崔珏;;文化精神与美的凝聚力量——从中国画艺术看民族文化认同[J];同舟共进;1995年04期
6 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1期
7 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8 肖涛;高汝东;;文化转型视野下的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王婷婷;;传播心理学视阙下的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1期
10 高汝东;白照兰;安晓平;;试论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占军;;宁夏地区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郭日铎;张荣华;;试论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基于社会取向的维度[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3 简德彬;;经典的永恒与流动[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沈壮海;探索当代社会民族文化认同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4年
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尹鸿;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N];人民日报;2008年
3 李乔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根在中原”的民族文化认同已初步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春节符号”设计理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毛佑全;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许怡;略论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06年
7 田丰邋(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把文化大省建设推向新高度[N];南方日报;2007年
8 曹金玲邋肖春飞;民俗教育“从娃娃抓起”?[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发挥好重要节庆日的独特优势[N];中国文化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辉;力量与规范: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认同[D];山东大学;2005年
2 刘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姚琳琳;西方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小娇;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少年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5 任鹏;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王文婷;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多元一体化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布道;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淑俊;鲜光嘎查朝鲜族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10 廖冬梅;英语教育对漫水湾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57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357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