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意识下的法国文化政策嬗变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 法国 全球化 文化政策 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特性 出处:《情报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意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引发了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构建本民族文化认同成为当下各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文化政策决定着一国文化发展的走向,法国始终坚持以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作为文化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民族文化保护和文化全球发展的平衡中构建民族文化认同的成功经验值得称道,可为别国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运用历史梳理与逻辑归纳法,对法国在全球化时代提出的"文化例外""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数字化"进行历史梳理,探究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意识下法国文化政策的嬗变机制,由此深入分析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法国文化政策适时调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带来启示,即制定文化政策应坚持"三个统一":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统一,多样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blending and collision of multiculturalism lead to the crisis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facing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Cultural policy determines the trend of a country's cultural development. France has always insist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cultural polic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bala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glob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s commendable. It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ries. [Methods / process] by using historical combing and logical induction, this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excep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gitization" proposed by Franc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French cultural policy under the crisis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n deep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policy.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imely adjustment of French cultural policy brings us enlightenment, that is, we should adhere to "three unifications" in the formulation of cultural policy: the unity of national feeling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unity of diversity and nationality. The unity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7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法国‘文化例外’政策的历史嬗变及现实意义”(编号:17DH02)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120;G156.5
【正文快照】: Deng Wenjun(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激化了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意识,尤其是强势民族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力;;传统复兴建筑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J];华中建筑;2009年09期
2 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兼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反思[J];阴山学刊;2009年01期
4 崔珏;;文化精神与美的凝聚力量——从中国画艺术看民族文化认同[J];同舟共进;1995年04期
5 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6 王婷婷;;传播心理学视阙下的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1期
7 高汝东;白照兰;安晓平;;试论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肖耀科;陈路芳;;文化认同选择权——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韩星;杨永亮;;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1期
10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永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政策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穆敏;张衍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爱萍;;论先进文化之内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淑娥;;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品牌建设——以青岛市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张玉国;朱筱林;;文化、贸易和全球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7 简德彬;;经典的永恒与流动[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庆威;;试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徐德印;;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于红;;有效整合文化资源 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尹鸿;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N];人民日报;2008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春节符号”设计理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3 毛佑全;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邓帆;我市召开文化系统座谈会[N];焦作日报;2007年
5 应再泉;加快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N];台州日报;2007年
6 章建刚邋陈新亮 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N];学习时报;2007年
7 王洪波;5年勤政结晶汇集新作《文化政策与香港传承》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文化建设的坚强保障[N];广安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毛俊玉;文化政策是文化强国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 郭亚丽;试论以文化强国战略 助推长治转型跨越发展[N];山西党校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吉英;试论法国雅克·朗格时期的国家文化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娄芸鹤;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张凌云;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利益相关方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鹏;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张咏欣;端午节庆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3 王彦婷;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修兰;传播与调适:“西安回民街”民族文化认同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5 刘玮;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研究(1949-1958)[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冀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刘静;费孝通文化自觉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8 张虹;中国文化对外贸易的地位分析与政策建议[D];安徽大学;2016年
9 詹淼鑫;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及其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10 尹桢鸿;新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54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5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