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17 18:35

  本文选题:农民工 切入点:公共文化服务 出处:《行政论坛》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农民工文化服务需求意识的提升以及需求结构的不断多样性、复杂性,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供给不足与低效、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权益的实现。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城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实证调查,从我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暴露的问题出发,借用"服务三角"模型构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出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发挥供给理念、供给系统、人力财力资源等三大系统整合优势,同时健全运行维护机制,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与有效运行提供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peasant workers' cultural service demand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tinuous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demand structure, the current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resents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upply and low efficiency, lack of sustainability and so on. I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How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or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city government.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the expose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upply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service triangle" model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upply, the supply system, and the demand ori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hree systems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to provide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for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财政保障标准与保障方式研究”(13ZD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15AH007) 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青年创新类项目“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2015WQNCX105)
【分类号】:D412.6;G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昕;刍议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刘炯;诚信的制度基础、供给机制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3 施威;王思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的历史困境及其突破[J];中国农史;2007年03期

4 邢静;叶继红;;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供给问题——基于苏州市的考察[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芳霞;;组团式服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崔忠仁;;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袁伟;;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向东;陈毕雪;唐霖;;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是毕节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6 张茂林;;武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范可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康志平;;乡镇政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慎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努力构建和谐青岛[N];青岛日报;2008年

2 肖万春;要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南通市委党校“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提供 课题组成员 姜作培 季建林 费凡 曹胜 陈峰燕;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N];南通日报;2006年

4 刘瑞华 李诗华;如何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张晓山;农产品供给机制要避免“一少就喊,一多就砍”[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中国气象局计财司预算处;改革财政供给机制推进建立公共财政[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社区是个什么样的“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 王海峰;浅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保障[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东燕;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希望的田野[N];丹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明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大伟;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永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部金洲;转型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阳;合作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马孝勇;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武孝巍;“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变迁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吕娟;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李柱;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6年

7 郑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雪芬;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9 徐玉佩;协商民主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汪培南;树型结构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性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62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