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资源依赖与组织认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
本文选题:文化生活质量 切入点:公共文化服务组织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是提升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行动者。面对国家制度与文化环境的双重制约,它们遵循着特殊的行动逻辑。在与多元主体的互动中,由于这些组织对政府掌握的合法性、社会关系网络等重要资源的严重依赖,从而形成了它们在"多重依赖关系"中对政府依赖的"非对称性"和"非平衡性",这种资源依赖特征,导致了其对政府全面依附的行动逻辑;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身份象征还要仰仗整个社会对于其组织价值的认同来维系,这使它们在博爱、奉献精神旗帜下,通过组织成员的能动行为,展开了对组织身份的多方攫取,这种积极从社会获取组织认同的行动逻辑,体现出它们从利他主义的价值追求中谋取发展空间的本能倾向。因此,在资源支持与社会认同方面给予该类组织有效的政策扶持,推动其健康发展,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Abstract]: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are important acto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life of resident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acing the dual restriction of national system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y follow special logic of action. Because these organizations rely heavily 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social networks and other important resources, Thus they form their "asymmetric" and "unbalanced" dependence on the government in the "multi-dependency relationship", which leads to the action logic of their overall dependence on the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us symbol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depends on the ident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for their organizational value, which makes them, under the banner of fraternity and dedication spirit, through the active behavior of the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carry out a multi-party grab of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is kind of action logic of actively obtaining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from society reflects their instinctive tendency to seek development space from the value pursuit of altruism. Therefore, effective policy support is given to such organizations in terms of resource support and social identity. Promoting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ZHB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荣;;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J];大众文艺;2013年16期
2 叶南客,韩海浪;文化大省的深层次目标——“九五”~2010年江苏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提高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12期
3 顾成林;;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研究——基于大众文化的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顾成林;;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研究——基于大众文化的思考[J];前沿;2013年14期
5 顾成林;;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研究——基于大众文化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王红英;刘国宏;;提高农民工文化生活质量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石家庄市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7 张学军;;浅析社区戏剧文化[J];大众文艺;2013年02期
8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J];文明与宣传;2001年03期
9 柴迅;艺术评比中的不公正问题及法律对策[J];戏剧文学;2004年01期
10 吴红霞;;浙江文化下乡惠民生[J];今日浙江;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平生;;试论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性[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敬杰;扎旗全面提高农牧民文化生活质量[N];通辽日报;2008年
2 新华社记者 张未民 张景勇;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努力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N];光明日报;2000年
4 薛颖旦;提高老百姓文化生活质量是关键[N];新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发伟;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幅提升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质量[N];咸阳日报;2012年
6 周巍峙;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N];光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书峰;新疆联通提升员工文化生活质量[N];人民邮电;2011年
8 郑健 张瑞斌;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N];潮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梁若冰 苏丽萍 谌强 李春利;努力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朱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N];长春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67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67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