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文化形塑与地方性文化治理——孟子后裔古村落空间治理文化考察
本文选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切入点:历史空间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儒学文化研究的现实性关注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以邹鲁文化空间西山头村为田野考察对象,展现了一个以孟子文化遗产空间为载体,以家风文化形塑为线索,以儒家经学大义为文脉传承的地方性文化治理的历史空间个案,以及这一案例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提出"回灌工程"这一理念,即把村庄自身在历史传承中的治理文化肌理以"古为今用"的方式再创新性地"回灌"到村庄的治理系统中,把治理文化的基因重新注入村民中,最终达成一种文化共识,形成一种文化自律,从而对现有村民自治制度从文化上予以丰满、予以完善。
[Abstract]:Since 1990s, atten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academic discussion.Taking Xishantou village of Zoulu cultural space as the objec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of local cultural governance with Mencius cultural heritage space as its carrier, family style culture as its clue and Confucian classics as its cultural heritage.And the referenc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cas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recharge project", that is, recharge the village's own governance culture texture in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re-inject the gene of the governance culture into the villagers'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way of "using the past for the present", and then innovating the "recharge" into the village governance system, so as to re-inject the gene of the governance culture into the villagers.Finally, a kind of cultural consensus was reached and a kind of cultural self-discipline was formed, thus the existing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was culturally enriched and perfected.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分类号】:K8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路;;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文化基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李启谦;论孔子与孟孙氏[J];齐鲁学刊;199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N];社会科学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军;;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J];比较法研究;2017年04期
2 武树臣;;法家“法治”思想再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3 张钧涛;;《史记》法家人物与酷吏之异同剖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3期
4 陈林林;张晓笑;;人之图像与法治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5 李忠夏;;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J];法学研究;2017年02期
6 卢小青;郭蒙政;;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张劲;;法治的“世界结构”和“中国语境”[J];政法论坛;2016年06期
8 张晓明;;近三十年《管子》法治思想研究[J];管子学刊;2016年03期
9 喻中;;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J];政法论坛;2016年04期
10 李婧;;传统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庆智;;社会自治:一个政治文化的讨论[J];政治学研究;2013年04期
2 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华;;江西古村落的文化价值[J];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03期
2 贺燕;;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进入初评阶段[J];源流;2012年11期
3 刘晓春;;《粤海风》古村落意象的现实关怀[J];粤海风;2014年01期
4 祁嘉华;;城镇化浪潮袭来,古村落价值几许?[J];博览群书;2014年07期
5 李而亮;;古村落的后人们[J];中华儿女;2011年07期
6 金书波;;古村落[J];西藏文学;2011年06期
7 高峰;;古老的乡村亟待保护[J];农家女;2011年12期
8 渡茳;;繁华深处藏净土——历史余晖下的京郊古村落[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2年07期
9 陈汉波;浙江古村落小记[J];寻根;2003年02期
10 纯瑶;沉重的使命[J];今日国土;2003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奕;邓巍;;古村落集群的文化机制分析——以沁河古村落集群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2 张祖群;赵明;;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陶伟;贺天慈;;岭南古村落中持久聚落要素的形态变化——以广州市小洲村艺术者工作坊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祖群;侯甬坚;赵明;;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5 马学强;;上海古村落变迁研究——宋元以来淡井村、永泉村、龙华村的演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李义凡;;高山古村落文化特色初探[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7 戴志坚;;古村落:农民自己创办的“博物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唐文跃;张捷;;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何依;龙婷婷;邓巍;;从老墙门到堂前——基于聚居形态演变阶段的古村落群体保护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10 曾光;贺慧;程梦;;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古村落建筑风貌保护研究——以武汉市东西湖区马投潭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云 菲;古村落遗产流失不容忽视[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200岁古村落年底迎客[N];广州日报;2003年
3 金卫平 沈亚峰 章金虎;让古村落旧貌依然[N];中国工商报;2007年
4 记者 李培 通讯员 陈益刚;全面记录古村“活”态文化[N];南方日报;2007年
5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胡晓 姬少亭 孟昭丽 莱茵 李静;“活态”:古村落开发的灵魂[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马彦;38个清代古村落“浮现”宝安[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记者 沈沁芳;全国首批抢救古村落山西最多[N];发展导报;2007年
8 小燕;古村落专项考察团在南雄[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李健群;首批广东省古村落出炉[N];广东建设报;2008年
10 蒋跃鹰;研究古村落文化和旅游的有益探索[N];永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达斯;霞村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的有机防灾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邓世奇;西南地区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与古村落景观意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芳;郴州板梁等古村落水系对当地村镇水系设计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阳洋;生态人文意识视角下的山西古村落景观规划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5 杨梦瑶;历史文化遗产下古村落建筑与环境的保护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郑炳秋;基于Logistic回归的古村落图像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蒋亮;防御性古村落[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8 许可;古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岚;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10 卢媛;山地适应视角下的岩太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9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70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