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8-04-23 23:19

  本文选题:软实力 + 文化软实力 ; 参考:《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共同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深入地探索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化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近年来,我国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逐步增多,国内部分学者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实施的路径和措施。尽管如此,我国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法和叙事法,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着眼并入手,阐述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分析了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揭示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意见,探讨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如何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路径。
[Abstract]:Cultural soft pow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hard power such as economy and military.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in greater depth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contemporary China,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ulture in leading the way, enlightening the people,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promoting development. The rise of a new high tide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bet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in China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Som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cultural soft power from many angles, and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measures. However, the study of enhancing cultural soft power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lacks more in-depth thinking and analysi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and narr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promoting the soft powe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probes into the specific path of how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0;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一丁;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J];新长征;2001年11期

2 张学尚;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新的实践[J];党建研究;2003年12期

3 李蓉,彭谅;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余新华;;新社会 新国家 新文化——谈谈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核心与基本职能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3期

5 邱运华;;“当代中国文化”的视域与内涵[J];新视野;2012年02期

6 刘伟;;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发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张良驯;当代中国文化的危机[J];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01期

8 唐欣;西马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J];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01期

9 樊锐;;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新创获——《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读后[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11期

10 赵同良;邓小平文化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J];党史博采;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改造、“革命”与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语境转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宜海;;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意识探析[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许明;;文化转型与当代中国理论选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王小会;;当代中国文化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倾向[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5 朱人求;;儒家文化发生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创新[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6 贾英健;;文化先进性:当代中国文化进步的核心价值理念——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认同纷争的逻辑指归、本质规定及评价尺度[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7 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出路[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朱洪;;瞿秋白的文化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付秀荣;;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化部副部长 赵少华;大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少将 章传家;论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N];光明日报;2011年

3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 副部长 赵少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林栩;学界研讨当代中国文化[N];光明日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 苗凡卒;观察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N];深圳商报;2011年

6 苏保华 扬州大学文学院;在文化自觉中营构当代中国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江西师大文学院 杜华平;“国学”能否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功国;打造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N];甘肃日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陈先达;深入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10 隽鸿飞 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复兴中国文化需要直面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红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当代中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威;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变迁与走向[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春会;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主体困境与自我重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探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马春洋;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6 梁源长;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审视[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新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建构[D];新疆大学;2010年

8 翟玉丽;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困境及出路[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9 贺佳;当代中国文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10 吴洁;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路径探讨[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4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794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