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本文选题:城市文化氛围 + 满意度 ; 参考:《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9期
【摘要】:城市文化氛围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性的重要要素。本文基于对全国40个重点城市近万份常住居民的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定量识别影响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在城市层级纳入考察的指标中,文化消费层次、文化设施及历史文化积淀对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个体属性层级中,居民家庭月收入、年龄和职业对城市文化氛围满意度的影响显著,高收入、中等年龄段群体对城市文化氛围的满意度较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满意度较低。城市层级和个体层级的交互项结果显示,在人均GDP越高和剧场、影剧院数越多的城市,文化消费层次的多样性越高,高收入阶层对城市文化氛围越满意;与此相反,低收入阶层在人均GDP相对较低的城市满意度更高。
[Abstract]: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vability of urban resident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satisfaction of nearly 10,000 permanent residents in 40 key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identifi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by using multi-layer line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atisfaction of 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in the city level, and the monthly income of households in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 level. The effect of age and occupation on the satisfaction of 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was significant, high income, high satisfaction of middle age group to urban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low satisfaction of agricultural, forestry, fishery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duce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ity level and the individual level showed that in cities with higher per capita GDP and more theatres, the higher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levels, the higher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higher income groups with the city's cultural atmosphere; Lower income groups are more satisfied in cities with relatively low per capita GDP.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632,4160116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64027)~~
【分类号】:G24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本;辽宁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理论界;2000年04期
2 陆永平;城市文化的创新解读一评《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新论》[J];学海;2000年04期
3 王曙光;关于“打工文化”的研究角度[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兴锐;;重庆城市文化的传承与镜鉴[J];重庆行政;2003年06期
5 ;本刊“城市文化研究”专栏约稿[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谢元鲁;城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4年01期
7 沈启鹏;从南通城建看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建筑形态[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8 陈仕龙;培育高品位的城市文化[J];群众;2005年09期
9 孙平;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郑坚;;驯服现代化: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孙丽华;陈仲堂;闫红梅;;提升沈阳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文化的意义、难点与致思理路[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琨;;我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进;;城市文化与身份研究[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8 樊娟;;树立古城西安的城市文化品牌——外修建筑与内修文学[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冬梅;;城市文化体系与沈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中顼;;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关系[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春雷;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郭强;2007中国民盟城市文化论坛在并举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卫冰;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N];山西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王健生;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了科学量化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叶匡政;城市口号与城市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邱连波;大连城市文化正在“走出去”[N];辽宁日报;2010年
7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张放涛;大力发展城市文化 把郑州建设成文化型城市[N];河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N];南京日报;2011年
9 屯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冯贵兴;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N];长治日报;2011年
10 叶晔丽;打造文化品牌 提升城市竞争力[N];榆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2 姚历;梅斯的法兰西民族身份[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月;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扬;公共管理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韩雪莲;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当代上海民间文艺报刊研究(2000-2015)[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张帆;城市文化与公共视觉艺术的语言形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5 陈昆宇;融合·介入·建构——浅谈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设计互动[D];厦门大学;2008年
6 赵佳;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成长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李曼;现代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千钧;人文奥运与青岛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9 张军;论近代常德城市文化变迁及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娅姣;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成都经验[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7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3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