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在美丽泉州建设中的保护发展
本文选题:传统村落 + 功能 ; 参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以泉州"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以及2012-2015年泉州"美丽乡村"为研究对象,田野调研发现,作为美丽泉州重要组成部分的泉州广大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已取得不俗成绩,其覆盖范围广,造福人口多;但国家、省级传统村落数量少、分布不均,同时具备"美丽乡村"与"传统村落"身份的村庄不多,传统村落在美丽泉州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要充分发挥传统村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泉州"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建设"最富泉州传统风味的美丽乡村",以期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矛盾.
[Abstract]:Taking Quanzhou's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and "Provincial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Quanzhou's "beautiful villages" from 2012-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Quanzhou,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eautiful Quanzhou, were studie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which cover a wide range of areas and benefit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owever,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t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are small and uneven, and there are not many villages with the identity of "beautiful villages" and "traditional villages". Traditional villages play a limited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Quanzhou.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isiquanzhou",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o build "beautiful villages with the most traditional flavor of Quanzhou"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2016D14)
【分类号】:K878;G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树理;发掘村落文化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周家鸿;;乐西的村落文化[J];今日民族;2007年03期
3 王景新;;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J];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05期
4 廖云新;;漫谈古代村落文化[J];钟山风雨;2011年04期
5 杨铜铜;;村落文化的变迁[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5期
6 郑流云;;试论城镇化对武陵山片区村落文化传承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黄涛;;村落的现代化演进与文化传承[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李益长;;闽东畲族村落文化的价值与开发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陈世刚;宗教与中国村落文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10 沈学辉;;学术动态湖北省村落文化研讨会简述[J];理论月刊;199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重义;;当前村落旅游对保护村落文化潜在的问题[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玉;周俭;林森;;关于“社区参与”参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3 赵飞华;蔡云超;俞宸亭;王丽敏;;杭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施建议——以富阳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4 田家兴;;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发展探索研究——以昆明市传统村落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5 段德罡;黄梅;;纳西族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进展及建议[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6 何重义;;中国古村—引言[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张守玉;刘德泉;;村落文化调查的实践与思考[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8 张从军;;村落文化景观建设刍议[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赵一新;;浅淡传统村落中的“圳”[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昆雄;严富艳;王治;;基于文化线路视角的近郊历史村落文化保护初探——以云南省安宁市禄,
本文编号:1891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9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