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洋文化资源价值及产业化开发条件评估——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5 12:59

  本文选题:海洋文化资源 + 价值评估 ; 参考:《理论学刊》2017年05期


【摘要】:海洋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条件评定是判断其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的前提,结合海洋文化资源功能和特点,构建统一的资源价值及产业化开发条件评估体系和标准,是推进海洋文化资源普查、现状评估等工作,解决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碎片化"的基础。不同类型的海洋文化资源蕴藏价值参差不齐,开发条件区域差异明显,因此应加深群众的认知和认可,提升海洋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意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促进海洋文化资源价值在市场中更充分的呈现。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and exploitation conditions of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premise of judging whether they have the value of exploit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a un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 for the valu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ditions for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are constructed. It is the foundation to promote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survey and present situation evaluation, and to solve the "fragmentation"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The value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is uneven, and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refore, the cogni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masses should be deepened,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should be changed into industrial advantages. To promote the value of marine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market more fully present.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青年项目“海洋文化资源分类及产业化潜力评估研究”(项目编号:CAMAQN20140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2&ZD113) 教育部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1JBGP04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萍;中国海洋文化发展迟缓缘由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徐亦亭;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澳门海洋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吴建华;谈中外海洋文化的共性、个性与局限性[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遗产亟待保护[J];海洋世界;2005年09期

5 江建国;立足特色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J];江南论坛;2005年08期

6 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刘桂春,韩增林;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3期

8 徐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哲思[J];中国民族;2005年05期

9 刘家沂;;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9期

10 刘福芳;;试论海洋文化的哲学内涵[J];理论学刊;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金海;;妈祖,海洋文化重要的象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顺力;;“铸海之魂”——福建省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华;李秀斌;;试论海洋文化行为及其社会学本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伟东;;关于加强海洋文化的塑造与提升的研究报告[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叶志坚;;试论福建海洋文化的产生、轨迹与特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君尧;;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轨迹探微[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玉国;;试论福建海洋文化与海峡旅游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许浩;廖宗麟;;试论“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区别的实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谢石生;;珠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春;海洋文化学的基础研究及意义[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 陈 丰;加强全民族海洋文化意识教育[N];中国海洋报;2005年

3 徐志良;探索中国的“海洋文化”[N];经理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戴路;加强我国海洋文化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5 记者 王元晖;海洋文化助力两岸交流[N];厦门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光明;能否用海洋文化命名深圳文化学派?[N];深圳商报;2009年

7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副局长 李航;重视海洋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N];学习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路敦海 通讯员 冯文波;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洪;海洋文化产业蓄势突破[N];福建日报;2011年

10 李少莉;用海洋文化精神打造文化青岛[N];青岛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基于国际竞争的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王聪;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庞蕾;论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D];湘潭大学;2013年

4 沈珈羽;舟山市定海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翁木英;提升福建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庄欣琏;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7 林巧仙;海洋文化助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陈银钗;浙江苍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9 尚方剑;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王峗;青岛海洋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2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92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