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以“日常生活”为方法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8-10-14 15:25
【摘要】:正经典民俗学以具有历史传统的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并以"民俗"为方法,参与到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话之中。现代以来,在建构、发明民族国家传统、倡导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民俗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用。近20年来,以吕微、高丙中、户晓辉、周星、王杰文、周福岩等为代表的数位中国民俗学者,一直思考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范式现代转型问题,期望在对象、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中吕微、户晓辉提出的"实践民俗学"主张,具有代表性。由于他们
[Abstract]:The classical folklore takes the life culture with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folk custom" as the method, participates in the question dialogue which the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pays attention to together. Since modern times, folklor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inventing national traditions and advoc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past 20 years, several Chinese folklore scholars, such as Lu Wei, Gao Bingzhong, Hu Xiaohui, Zhou Xing, Wang Jiefen, Zhou Fuyan, and others,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paradigm of Chinese folklore and hope that they will be targeted. There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ory and method, among which the proposition of practical folklore put forward by Lu Wei and Hu Xiaohui is representative. Because of them,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K8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敬文;口承文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位置[J];文艺研究;2002年04期

2 薛洁,吕连江,石收鸽;1991-2000年民俗学文献分析[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3 胡鸿保,孙庆忠;尽责守土 锐意创新——关于《民俗学原理》的对话[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4 山曼;民俗学的艺术视野——读张士闪著《艺术民俗学》[J];齐鲁艺苑;2002年04期

5 廖明君,刘晓春;民俗学的当下关怀[J];民族艺术;2003年03期

6 户晓辉;第6届国际民俗学暑期培训班侧记[J];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7 张文生;历史学与民俗学关系析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8 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9 刘德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民俗学"——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J];民俗研究;2004年04期

10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田国男;关敬吾;王汝澜;;民俗学研究的出发点[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2 萧放;;钟敬文与历史民俗学的学科建设[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钟敬文;;序言[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4 理查德·多尔逊;田小杭;;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5 上野和男;陈秋帆;;都市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6 石国义;;论民俗学在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7 肖立;;礼失求诸野:论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陶思炎;;回忆钟老的几点教诲与鼓励[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9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10 田克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退位与升温[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萍;云南省民俗学会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新兰 沙岩;芬兰民俗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翟江玲;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杨敏;民俗学研究“盯上”网络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民俗学小史[N];北京日报;2002年

6 曲彦斌;民俗学应为社会进步作贡献[N];光明日报;2002年

7 辽宁社会科学院 吴世旭;民俗学:先看懂自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黄敏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蔡丰明;民俗学真到如此境地了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李霞;民俗学向哪里去?[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张晶;《中国艺术民俗学》略评[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2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盖新亮;常识——一个民俗学的范畴和研究向度[D];温州大学;2009年

5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春;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影视记录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娜布其;蒙古马鞍具的民俗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琚利芬;洋节在上海发展转型的民俗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向奎;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茅正圆;回归民俗的生活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0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70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