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当代复兴的目标与价值取向思考
[Abstract]:The aim of the contemporary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cultu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 to meet the needs of various aspects of real social life, and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Cultural mode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criteria of advanced function, functional health, functional timely culture.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is to construct the culture of the new era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tim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n-integration, to construct the culture of integr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materialization, to construct the culture of transcenden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humanity, secular and transcendent, and local and world.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华文化复兴的路向选择与整合研究”(13XKS016)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J];中国监察;2006年21期
2 王辉忠;;思想文化多元背景下应倡导的价值取向[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年04期
3 陈爱华;试论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4 杨桃莲;论大众文化对青年经济价值取向的影响[J];新闻界;2005年05期
5 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J];经济视角;2006年11期
6 马维娜;;中西方时间价值取向差异的文化探源[J];前沿;2011年06期
7 戴贞标;;幸福文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吕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浅析[J];学理论;2013年15期
9 秦Oz柱;略谈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关系[J];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02期
10 徐诚;寿杨宾;;试论“和文化”的本质、意义及价值取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诚;寿杨宾;;试论“和文化”的本质、意义及价值取向[A];和文化学刊(2011-2012)[C];2012年
2 敬志伟;;和谐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骏;让城市价值取向成文化之魂[N];解放日报;2012年
2 ;文化灵魂支撑城市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缪毅容;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N];解放日报;2011年
5 山西省社科院 艾斐;文化产业的规范与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09年
6 曲然;文化浇开幸福花[N];金融时报;2013年
7 州委政研室干部 邓锐;建设文化强州要着力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涵[N];恩施日报;2011年
8 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王家春;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价值取向[N];陕西日报;2014年
9 宋建林;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当前文化思潮[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郑州大学;2003年
2 杨桃莲;价值,正迷失在大众文化的荒原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叶炳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程霞;发展健康网络文化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3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8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