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试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及其经济价值

发布时间:2018-11-10 08:57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很多国家把文化产业称为第四产业,独立于工业、农业、服务业之外。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应。文化的经济属性,决定文化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并辐射其他产业。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ultural and the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conomical. Culture and economy permeate each other, bring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With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sweeping the world,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call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fourth industry, independent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ervices. 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the economic attribute, mainly in the cultural product and the cultural service has the commodit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the economic effect. The economic attribute of culture determines that culture has a specific economic value. This value is embodied in that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growth point of modern economy, which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cities,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adjust economic structure, ease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nd radiation to other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综合办公室;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2 毛崇杰;;从文本/语境到文化/文明(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王晓升;;文化:意识形态抑或商品?——兼与《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一文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5 周勤勤;;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赵勇;;未结硕果的思想之花——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J];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7 张铮;熊澄宇;;文化产业发展的五种创新能力[J];改革;2009年06期

8 何海华;;浅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西奥多·W·阿多诺;赵勇;;文化工业述要[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孙国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梅;;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刘玉岭;;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影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3 白玮;童健;;发展“内外兼修”的文化产业[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吴靖;曹宗平;;关于文化产品价值论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葛美佳;;用写作文化推动赫章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娜;;当代艺术(文化)经济的研究视角[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李勤;;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构建目标[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雨春;李晓晴;;发挥科技文化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9 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杨济亮;;发展文化产业 构建和谐社会——以福州为例[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玉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陈胜利;认识“文化工业”的另一种视角[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锦秀;文化工业能否创造现代消费热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可能[N];文汇报;2003年

5 王凤才;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N];学习时报;2004年

6 王晨;探秘文化产业源流[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卫君翔 吴丽;以工业化的标准抓文化产业[N];运城日报;2007年

8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明泉;提高文化产能 拉动文化消费[N];四川日报;2009年

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主编 王育济;构筑文化产业而立之年的学术高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刊编辑部;写给文化产业的2009[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陈清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新洪;在当代地理环境紧约束中文化力及其考量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德金;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谢慧铃;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D];复旦大学;2004年

7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霍步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涛;二十世纪文化工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汪静;文化生产力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6 陈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刘晓希;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现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简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康明;山东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吴超;面向文化创意的文化遗产信息体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21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321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