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5 13:09
【摘要】:习近平曾经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代社会,文化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提高文化软实力”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民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半壁江山,要想搞好文化建设提升整体文化品位,农村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邯郸市作为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积淀厚重的古城,文化建设起点相对较高,理应取得较其他区域更多的成绩,充分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邯郸市农村却屡屡曝光不良文化现象,不仅使文化古城蒙羞,还制约了当地社会的整体发展,甚至对人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研究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对主要解决对策,对邯郸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问题,结合资料分析了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客观再现了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虽然,邯郸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现实仍有许多问题,在文化基础设施上主要是设施落后,利用率低,资金投入少;在文化建设人上主要是专业人才匮乏,农民关心少,文化消费低;此外,还有农村文化市场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还拉低了邯郸市整体发展水平。再次,结合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情况分析造成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主要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与政策制度方面;最后,通过对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农村文化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邯郸市农村文化建设出路。
[Abstract]:Xi Jinping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is related to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Drea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ulture, as an endogenous force of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factor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ational cohesion and creativity. "improving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been promoted to the height of national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the rural area is vast and the number of peasants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ultural grade,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cultural grade. As an ancient city with deep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ick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Handan City has a relatively high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achieve more achievements than other region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culture in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areas of Handan have repeatedly exposed bad cultural phenomena, which not only bring shame to the ancient cultural city, but also restric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society, and eve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the values of young peopl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c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andan city to study and analyze this problem in depth, find out the main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and find out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ndan city as a who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it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Secondly, throug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objectively reappear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Although Handa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reality. In the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the facilities are backward, the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and the capital input is low.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eople are mainly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farmers care less, low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the rural cultural market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affect the promotion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but also reduc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Handan. Thirdly, combining with the literature and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city, mainly in the aspects of ideology, system mechanism and policy system;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an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e can find out the way out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da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4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海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刍议[J];南京农专学报;2001年03期

2 任维平;高玉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1年04期

3 陈中海;;农村文化建设:一项亟需加强的事业[J];农村.农业.农民;2001年11期

4 江泳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李艳秀;创建学习型组织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6 彭华昌,胡大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5年02期

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01期

8 ;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年Z1期

9 ;打造新农村之魂 聚焦新农村之新文化[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10 ;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理财;张良;;论农村文化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与创新[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新志;;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培育新型农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张玉彬;;关于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几点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李斌;;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彭华昌;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7 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8 余学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华;;论新农村文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10 郑中;郑波;;山东省新农村文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新丽 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当前农村文化的新变化及其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2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五项对策[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大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旅游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4年

5 沈世成;农村文化建设要用好辩证法[N];温州日报;2005年

6 ;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N];安徽日报;2006年

7 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考察团;山西农村文化大院发展的启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宕子;“砸电视”岂能应对“农村文化生态断裂”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乐根良;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要办实办好[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刘晓辰;农村文化产业:挖潜力 拓市场 发展恰逢其时[N];中国特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婵婵;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杨;河南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维;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宋淑芬;地方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范会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凤波;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韩美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莹华;“三农”框架下的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李宗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喜伍;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440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