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3:43
【摘要】:文化是国家蓬勃发展的助推剂,文化繁荣则国家强大。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深厚根基,是中国繁荣兴盛稳固坚定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经济、政治等列为重点强调的篇幅,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1]”,说明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心,文化与国家政治、经济并肩前进,共创国际强国。社会文明程度要达到新的高度,农民作为中国人口的大部队,其文化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一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作为服务链的起始端,是振兴乡村、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与关键。然而,自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体系运作以及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首先,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剖析协同治理理论应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得出协同治理是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的关键,且协同治理能够使供给效果达到最优,协同治理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向。其次,本文通过国家大数据的支撑以及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状况。第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协同治理现状,包括多元供给主体的现状以及多元供给主体协同治理的现状。第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对象概况,包括常住居民年龄分布状况、农村居民受教育状况和农村居民的职业状况。第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呈现趋势,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已经有所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政府供给内容不相符三个方面。再次,在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状况的大前提下,以协同治理视角梳理、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为:供给主体间协作性差、供给内容重复性严重且丰富度低、供给途径单一无创新、供给缺乏持续性、效果不理想。以协同治理为视角剖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供给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匮乏、多元供给主体间协同治理机制的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系统协同运行机制不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文化意识薄弱。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基础的奠定、深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得出协同治理视角下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要维护村民的文化发展权,促进多元供给主体协同治理,应根据我国国情,建立适合供给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以及运转协调的协同供给运行机制,深化文化协同观念、营造互信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环境,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供给。
【图文】:

趋势图,文化服务,年度,趋势图


图 1-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来自中国知网,作者自绘。2 可以看出,,目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主题繁多且无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献相对较多特别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关于农文献相对较少,而涉及新的探索视角文献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硕士论下对国外和国内关于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文献

分布图,文化服务,分布图,公共文化


图 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主题分布图注:数据来自中国知网,作者自绘。1.2.1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并没有给予公共文化服务单独的研究空间,通常需要在关于国外文化管理以及相关理论体系中提炼其经验做法。目前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涉及四种文化管理,即社会调节型、政府主导型、多元复合型和政府严控型四种文化管理体制[6],以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疏仁华;;农村公共文化的场域、空间表达与结构再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2 脱连弟;;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年03期

3 李明林;刘敏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07期

4 疏仁华;杨龙飞;;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态势及优化策略[J];铜陵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5 张慧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农家参谋;2019年17期

6 郑满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35期

7 刘玉凤;廉永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证研究——以青岛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8 赵美娟;;关于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年07期

9 廖婧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7期

10 李金龙;刘巧兰;;话语赋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基本保障[J];图书馆建设;201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景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六盘水市为例[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杨长健;田勇超;黄华俊;解梦晓;;关于健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黄运涛;;构建公共体系 彰显服务本色 浅谈文化馆服务于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职责履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宋超;;山东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5 李萍;;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张家口市为例[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丁胜;;新形势下完善贵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调研与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红;;浅议有效推进我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着力构筑精神高地[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文新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贵州精神高地活动载体[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黎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10 王国强;;立足文化民生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斌 自治区纪委宣传部;莫让困难成为挡箭牌[N];宁夏日报;2016年

2 郑琼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编辑部;县域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铜陵学院研究基地 疏仁华 杨龙飞;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N];安徽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张译心;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张冠年;让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N];广西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杜洁芳;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如何“精准滴灌”[N];中国文化报;2019年

7 汪昌莲;应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年

8 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课题组 执笔人 李春龙;发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助推城乡服务体系一体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9 通讯员 张育民;清水初步建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天水日报;2018年

10 马永忠 吴滨兰 宝应县委党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活化路径[N];扬州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博;湖北省仙桃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达性和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孙浩;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安世绿;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制度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方X;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聂火云;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越;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艺霖;协调发展理念下福建农村公共文化扶贫的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3 陈何叶;城乡统筹视阈下昌吉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4 张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5 徐根;安徽省繁昌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6 王书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张娜;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8 刘欣蕾;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王淑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何茹;肥东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2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652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