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湖北恩施土家族丧葬礼仪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29 12:05

  本文关键词:湖北恩施土家族丧葬礼仪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而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主要表现在礼仪的制定与规范上。中国是一个民族种类丰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仪表现形式,不同的礼仪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个民族的族人的意识观念以及整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本研究选取湖北恩施土家族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为理论研究基础,结合心理学与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对土家族的丧葬礼仪进行分析和考察。本研究选取湖北恩施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丧葬舞蹈——“撒尔嗬”为具体研究内容,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之上,收集土家族“撒尔嗬”的有关资料,对其歌舞乐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探讨其历史起源与历史变迁,解析土家族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的多重影响,并与巴文化、楚文化以及汉文化等多个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最终形成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也表现了土家族民族心理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内容与意蕴。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之上,采用田野研究方法,深入土家族的生活环境之中,选取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的保护基地沿渡河镇为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考察,观看“撒尔嗬”的现场表演,并在争得孝家同意的前提下对现场表演进行实录,努力获得第一手资料,清晰展现“撒尔嗬”的形式与内容;同时,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表演者、当地土家族人以及文化管理部门领导进行深入访谈,结合对跳丧舞的背景、内容、形式的考察,解释“撒尔嗬”图腾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双重性质以及土家族的狂欢精神,揭示土家族人乐观豁达的人生观、生死观与价值观以及土家族人行孝报恩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撒尔嗬”对土家族人的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针对“撒尔嗬”存在着传承与发展危机的现状,提出将其融入生活、结合现代歌舞元素、加深对“撒尔嗬”的挖掘与整理及结合旅游业共同促进“撒尔嗬”的保护与传承。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对土家族“撒尔嗬”的历史起源和历史变迁以及歌舞乐进行简要的介绍。不同的学者对“撒尔嗬”的历史起源与历史变迁以及其与古代军舞的联系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通过综述发现,更多的学者认为“撒尔嗬”的历史起源与古代军舞、战舞有关联。历史虽难考据,但是它肯定与土家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土家族人生活的需要,另外也是土家族人的生活在舞蹈中的反映形式,体现了土家人的生活智慧,也表现出了土家民族的民族个性。“撒尔嗬”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表演的丧葬歌舞,从现今的表演形式、表现方式与内容上来看,旧时的祭祀成分已经在演变过程中慢慢消逝,更多的在于艺术表现与健身娱乐。这种艺术的表现与健身娱乐也是在特定的场景下,通过特殊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它的唱词、舞蹈动作、乐器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心理意蕴。第二,通过综合分析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所承载的娱人娱神、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生命轮回以及孝道伦理等内容的文化心理意蕴,以及所包含的民族心理及其社会表征、生命观等,阐述了“撒尔嗬”的表现形式以及其体现出的民族心理,“撒尔嗬”作为一种文化,在其传承传承过程中也促进了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第三,本文通过对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的保护基地野三关镇进行实地考察,以及观看丧葬活动中“撒尔嗬”的现场表演,对“撒尔嗬”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表演者、当地土家族人、文化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总结出“撒尔嗬”对土家族人丧葬仪式的意义及重要程度以及土家族人对“撒尔嗬”的看法。通过分析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分析其特点,并与汉族丧礼仪式进行比较,探析“撒尔嗬”文化传承的成果、“撒尔嗬”对于土家族人的影响以及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对于土家族整个民族的民族个性与精神的影响与意义。通过文献的查阅整理与田野调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撒尔嗬”为土家族丧葬礼仪的特殊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生死观,展现了土家族的民族心理;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更,不同的时期“撒尔嗬”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呈现了不同的状态,总体来讲,“撒尔嗬”的发展过程呈现了从兴盛到低潮再到复苏的三种状态,同时“撒尔嗬”的内容与形式也呈现三种变化,包括从村民自发参与跳丧到商业化表演队专业表演、从过去的禁止女人跳丧到现在的以女性表演者为主、从单纯的跳丧到在跳丧过程中穿插加入了一系列的现代歌舞元素;第三:“撒尔嗬”体现了土家族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乐观豁达的生死观;第四:“撒尔嗬”表现了土家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包括土家族人的白虎图腾信仰及祖先崇拜,“撒尔嗬”是土家族狂欢精神的体现,以及土家人行孝报恩的传统伦理道德,充分展现了土家族人的民资心理与民族精神。第五:通过研究发现,“撒尔嗬”在沿渡河镇由于难于寻找文化传承人、传承的途径的局限、需求市场的限制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撒尔嗬”存在传承与发展的危机,呈现一种只有土壤没有营养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土家族 “撒尔嗬” 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 田野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92.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8
  • 一、问题提出12-13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3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3-18
  • (一) 文化人类学理论14-15
  • (二) 文化心理学理论15-1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18-29
  • 第一节 文献综述18-22
  • 一、“撒尔嗬”的起源18-19
  • 二、“撒尔嗬”的习俗19-20
  • 三、“撒尔嗬”的歌舞内容20
  • 四、“撒尔嗬”的文化功能与特点20-21
  • 五、“撒尔嗬”的文化心理意蕴分析21-22
  • 第二节 研究设计22-29
  • 一、研究思路与假设22-23
  • 二、主要概念23-25
  • 三、研究方法选取25-27
  • 四、沿渡河镇“撒尔嗬”的田野研究设计27-29
  • 第二章 士家族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考证29-36
  • 第一节 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民族文化29-32
  • 一、土家族民族文化与巴楚文化29-31
  • 二、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31-32
  • 第二节 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民族心理的社会表征32-36
  • 一、土家族民族心理的影响因素33-35
  • 二、土家族跳丧舞的民族价值观35-36
  • 第三章 丧葬仪式中的民族心理36-40
  • 第一节 湖北恩施土家族的丧葬文化的特殊表现-跳丧舞36-37
  • 一、跳丧舞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36
  • 二、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的内容与形式36-37
  • 第二节 丧葬仪式是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之一37-40
  • 一、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38
  • 二、丧葬仪式是民族心理的体现与反映形式之一38-40
  • 第四章 沿渡河镇的田野调查40-58
  • 第一节 土家族“撒尔嗬”文化表现地沿渡河镇的田野研究40-50
  • 一、沿渡河镇简介40
  • 二、丧葬活动中“撒尔嗬”的现场实录40-43
  • 三、“撒尔嗬”在沿渡河镇的现状与变迁访谈43-45
  • 四、“撒尔嗬”对沿渡河镇群众意识观念影响的访谈45-50
  • 第二节 田野研究结果与讨论50-58
  • 一、“撒尔嗬”的舞蹈动作的心理学意义解读50-53
  • 二、“撒尔嗬”的访谈结果整理与分析53-55
  • 三、“撒尔嗬”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55-58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撒尔嗬”的保护与传承58-61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8
  • 二、建议58-61
  • (一) 将“撒尔嗬”融入生活中进行保护与传承59
  • (二) 将“撒尔嗬”与现代歌舞元素融合升华进行保护与传承59
  • (三) 加深对“撒尔嗬”的发掘、整理与开发59-60
  • (四)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撒尔嗬”的保护与传承60-61
  • 结束语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66-69
  • 个人简介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星亮;;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0年01期

2 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2002年01期

3 钟年;彭凯平;;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湖北恩施土家族丧葬礼仪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74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