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发布时间:2021-01-03 00:00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有效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进程,各地涌现出丰富多样的社会化实践形式。梳理社会化进程、挖掘社会化特点和规范社会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化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的实践形式主要分为6大类20余种,总体呈现政策保障、政府购买为主、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占比大、事业产业融合等特点,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机构建设。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实践的主要形式
    2.1 政府购买
        2.1.1 整体委托
        2.1.2 部分业务外包
        2.1.3 购买岗位
        2.1.4 第三方评估评价
    2.2 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
        2.2.1 社会力量参与设施建设
        2.2.2 互联网经营场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2.3 低收费服务
        2.2.4 政府与大型企业战略合作
        2.2.5 社会力量以联盟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3 社会力量独立建设
    2.4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
        2.4.1 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
        2.4.2 文化惠民卡促进文化消费
        2.4.3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2.4.4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2.5 文化志愿者服务
    2.6 众筹和基金会
3 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实践的特点
    3.1 出台法律政策促进和规范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发展
    3.2 政府购买是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的主要形式
    3.3 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引入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占比较大
    3.4 文化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深化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J]. 刘晓东.  图书馆. 2018(02)
[2]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若干命题的再思考——以国际大都市建设背景下的西安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为例[J]. 魏建琳,王军,朱锰钢.  图书馆建设. 2017(01)
[3]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发展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胡海荣.  图书馆建设. 2016(07)
[4]江苏江阴市:推动城市阅读联盟的实践探索[J]. 宫昌俊,曹磊.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5(04)
[5]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的公益实践与理念[J]. 梁亮.  图书与情报. 2013(06)



本文编号:2953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953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