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意涵、目的和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16 21:54
依目的和实际效果的不同,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两种不同的意涵: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二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两种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两个阶段或两个层次,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建立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价值论意义上的走出去,才算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就是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进而让人们理解和接纳中国的价值观念或实现中外文化的价值共识。这里所谓的价值共识,主要是指求得价值认异,亦即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同情、包容和尊重中国的价值观念,以便使崛起过程中的中国人的全球性活动和中国人的行事方式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要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同时还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能力。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涵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学院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探析[J]. 李国青,万丁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11)
[2]美国孔子学院纵横谈——为孔子学院十五周年而作[J]. 崔建新.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9(03)
[3]价值共识与和谐世界[J].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共同价值”——人类价值共识[J]. 王晓菊,徐加. 黑河学刊. 2017(01)
[5]论价值共识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前提[J]. 王滨,韩红蕊.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01)
[6]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 陈先达. 哲学研究. 2009(04)
[7]西方不亮,东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 季羡林. 中国文化研究. 1995(04)
本文编号:2981609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涵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学院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探析[J]. 李国青,万丁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11)
[2]美国孔子学院纵横谈——为孔子学院十五周年而作[J]. 崔建新.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9(03)
[3]价值共识与和谐世界[J].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共同价值”——人类价值共识[J]. 王晓菊,徐加. 黑河学刊. 2017(01)
[5]论价值共识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前提[J]. 王滨,韩红蕊.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01)
[6]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 陈先达. 哲学研究. 2009(04)
[7]西方不亮,东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 季羡林. 中国文化研究. 1995(04)
本文编号:2981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9816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