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2-03 15:4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受到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学界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化转型,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本文章主要是对近30年来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进行梳理总结。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研究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特点。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讲仁爱思想。
第二,重民本思想。
第三,守诚信思想。
第四,崇正义思想。
第五,尚和合思想。
第六,求大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视界融合”看“大同”理想在近代中国的多维阐释[J]. 高尚. 东南学术. 2019(04)
[2]中国传统正义观的现代转化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刘祥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从义到正义的跨越:中国传统正义溯源[J]. 沈敏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4]民本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现代价值[J]. 林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3)
[5]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周勤勤.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J]. 诸凤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邱华清.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4)
[8]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J]. 吴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9]“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J]. 余潇枫. 国际政治研究. 2007(03)
[10]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马克思·韦伯文化观的解读[J]. 苏菡丽,刘小刚.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3)
本文编号:3016759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研究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特点。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讲仁爱思想。
第二,重民本思想。
第三,守诚信思想。
第四,崇正义思想。
第五,尚和合思想。
第六,求大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视界融合”看“大同”理想在近代中国的多维阐释[J]. 高尚. 东南学术. 2019(04)
[2]中国传统正义观的现代转化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刘祥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从义到正义的跨越:中国传统正义溯源[J]. 沈敏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4]民本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现代价值[J]. 林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3)
[5]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周勤勤.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J]. 诸凤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邱华清.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4)
[8]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J]. 吴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9]“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J]. 余潇枫. 国际政治研究. 2007(03)
[10]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马克思·韦伯文化观的解读[J]. 苏菡丽,刘小刚.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3)
本文编号:3016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1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