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西学中源说”与“中学西源说”先后关系辨正——“西学中源说”是中华学者对于“中学西源说”的高级应对

发布时间:2021-02-08 16:22
  "中学西源说"晚明就已出现,明清间中华学者提出过初级应对方案"中西并置说",也提出过高级应对方案"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化西",尽最大努力把"耶教文化"与"欧西学术"纳入"华夏文化"体系与"中华学术"框架之中。围绕此点,以王韬"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陈炽"西法之本出乎中"、王仁俊"西学源于中书"三大典型高级应对方案为例,可提出"西学中源说"是中华学者对于"中学西源说"的高级应对这一观点。 

【文章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西学中源说”与“中学西源说”的先后关系
二、“中国文明西来说”及初级应对
三、“西学中源说”几种典型的高级应对方案
    (一)王韬:“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
    (二)陈炽:“西法之本出乎中”
    (三)王仁俊:“西学源于中书”
四、“西学中源说”的得失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J]. 孙江.  历史研究. 2010(01)
[2]“西学中源”说新评[J]. 刘君.  安徽史学. 2003(04)
[3]“西学中源”说的现代思考[J]. 马克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4]拉克伯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J]. 杨思信.  中华文化论坛. 2003(02)
[5]晚清“西学中源”说再认识[J]. 成晓军,武增锋,李龙跃.  贵州社会科学. 2002(01)
[6]“西学中源”说漫议[J]. 张锡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7]“西学中源”与近世学风[J]. 阿巍.  文史知识. 1995(03)
[8]“西学中源”说及严复对其批评与反思[J]. 马克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02)
[9]“西学中源”与近代文化[J]. 马克锋.  北京社会科学. 1990(01)
[10]“西学中源”说探析[J]. 张元隆.  学术月刊. 1990(01)



本文编号:3024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24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