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以南平市级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8 05:14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2020,(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存在的现状
    (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
    (二)生活来源相对稳定,收入差距较大
    (三)“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1.“非遗+品牌”模式
        2.“非遗+旅游”模式
        3.“非遗+农户”模式
    (四)断代现象严重,政府干预传承培养
二、以上现状折射出的问题
    (一)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非遗”人才队伍
    (二)市本级传承人保护经费投入少
    (三)部分农村传承人社会、经济地位双低
三、解决建议
    (一)定编定岗,设立独立的“非遗”保护中心
    (二)制定市级“非遗”传承人传习补贴标准
    (三)恢复“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
    (四)引进市场化,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泰安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石磊.山东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93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93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