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性考察的经济文化危机与价值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3 18:11
文章从历史的纵深视角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系统发展视野出发,探讨了自现代社会以来西方社会固有的矛盾不断深化,财富不平等日渐加剧、寡头政治特征越发凸显,民主、信仰、自由等价值呈现被抛弃趋势等现实状况及其原因。同时,剖析了网络社会人类传播与交往的巨变,以及新科技时代对"人"的改造加强所带来的破坏力,指出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新的价值秩序亟待重建。本世纪新的一个十年开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层危机加剧,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逆流涌动。研究提出应重新思考轴心时代提出的基本问题,对文明和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立足当下,回应和解决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文章最后还提出基于"大文化"的五位一体文化治理建议。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衰落与文化根源
(一)全球财富更加集中,收入不平等加剧
(二)寡头政治的危险趋势与“新全球化”的特征
(三)韦伯式资本主义精神被扬弃
(四)东亚文明的复兴与回应现代难题
二、新科技时代的危与机:重新理解轴心文明问题的契机
(一)新科技时代的技术逻辑
(二)网络社会之崛起与人类新交往方式出现
(三)新科技革命与技术时代精神
三、重返神圣之维:当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
(一)重思轴心文明的重要问题
(二)中国精神文化传统与当代技术困境:融入、调适抑或新修辞?
(三)从东方文明古国到当代精神文明大国
(四)“大文化”建设与五位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时代的人类精神与价值传播[J]. 李思屈.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2)
[2]“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性价值范式的突破[J]. 包利民,孙仲.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3]政治强人语境下的独特威权逻辑——关于普京与俄罗斯民主未来的争论[J]. 冯绍雷.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08)
[4]“普京主义”的社会基础与2012年总统选举之后的俄罗斯政治生态发展趋势[J]. 杨成. 俄罗斯研究. 2012(02)
[5]21世纪的儒学[J]. 张祥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关于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问题[J]. 朱葆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 杜维明,陈静. 中国哲学史. 2002(02)
[8]从俄罗斯威权政治看叶利钦辞职[J]. 罗嗣炬,王鹏. 国际展望. 2000(01)
[9]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 钱穆. 中国文化. 1991(01)
硕士论文
[1]一种威权主义的治国模式[D]. 张石.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0997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衰落与文化根源
(一)全球财富更加集中,收入不平等加剧
(二)寡头政治的危险趋势与“新全球化”的特征
(三)韦伯式资本主义精神被扬弃
(四)东亚文明的复兴与回应现代难题
二、新科技时代的危与机:重新理解轴心文明问题的契机
(一)新科技时代的技术逻辑
(二)网络社会之崛起与人类新交往方式出现
(三)新科技革命与技术时代精神
三、重返神圣之维:当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
(一)重思轴心文明的重要问题
(二)中国精神文化传统与当代技术困境:融入、调适抑或新修辞?
(三)从东方文明古国到当代精神文明大国
(四)“大文化”建设与五位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时代的人类精神与价值传播[J]. 李思屈.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2)
[2]“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性价值范式的突破[J]. 包利民,孙仲.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3]政治强人语境下的独特威权逻辑——关于普京与俄罗斯民主未来的争论[J]. 冯绍雷.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08)
[4]“普京主义”的社会基础与2012年总统选举之后的俄罗斯政治生态发展趋势[J]. 杨成. 俄罗斯研究. 2012(02)
[5]21世纪的儒学[J]. 张祥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关于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问题[J]. 朱葆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 杜维明,陈静. 中国哲学史. 2002(02)
[8]从俄罗斯威权政治看叶利钦辞职[J]. 罗嗣炬,王鹏. 国际展望. 2000(01)
[9]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 钱穆. 中国文化. 1991(01)
硕士论文
[1]一种威权主义的治国模式[D]. 张石.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0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