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宾阳炮龙节为个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05:35
  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梳理,以宾阳炮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指出宾阳炮龙文化的遗产价值。针对宾阳炮龙发展面临政府主导力度有待提升、缺乏明确的配套管理体系、城镇化水平低使得炮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限等困境,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助推炮龙文化的发展,成立宾阳炮龙传承管理与研究机构并构建评估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炮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等策略。 

【文章来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5(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宾阳炮龙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文化价值
    (二)历史价值
    (三)精神价值
    (四)社会和谐价值
    (五)教育价值
    (六)经济价值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宾阳炮龙节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力度有待提升
    (二)缺乏明确的配套管理体系
    (三)炮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限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宾阳炮龙节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主导,助推炮龙文化的发展
    (二)构建评估体系
    (三)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炮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四)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宣传,提升炮龙文化在广西乃至国家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式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突围[J]. 刘喜山,邓星华,王艳.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2)
[2]“一带一路”体育赛事发展:机遇、挑战与应对[J]. 周银.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J]. 王厚雷,王竹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4]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炮龙节”的中华文化蕴涵[J]. 杨秀波.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1)
[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 刘喜山,邓星华.  体育学刊. 2016(01)
[6]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原则与途径[J]. 陈碧述,樊永强.  科技视界. 2014(02)



本文编号:3211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1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