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民族特色小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22:22
  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生态安全屏障和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云南在其核心区和辐射区民族特色小镇的建设中,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创新实践,有效提高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内涵和吸引力。但是,也应看到于此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还存在着"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特色风貌管控、民族文化创意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云南只有聚焦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树立保护优先、适度合理开发的理念,建立城乡风貌管控体系,深耕文化内涵,实现文产创意开发,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民族特色小镇紧密联系、互为载体,良性发展。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民族特色小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实践
    (一)保护和彰显具有民族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城乡风貌
    (二)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传承的互动发展
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民族特色小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色景观风貌营造的认识、理念和管控水平有待提高
    (二)旅游开发造成空间形态改变和建筑特色弱化
    (三)民族文化传承出现碎片化和世俗化现象
    (四)民族工艺品开发销售模式有待创新
    (五)民族文化创意开发和参与性设计不足
    (六)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七)民间艺人、文化传人和管理人才断代
五、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民族特色小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路径思考
    (一)树立保护优先、适度合理开发的理念
    (二)建立城乡特色风貌管控体系
    (三)打造差异化的民族文化产品
    (四)深耕文化内涵实现文产创意开发
    (五)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为例[J]. 程波,李禹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旅游背景下大理银饰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李刚.  大理大学学报. 2018(01)
[3]民俗文化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研究——以云南新华村银器为例[J]. 陈文苑,李晓艳.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8)
[4]香格里拉月光城建设路径探讨[J]. 王永兵,沈凌云.  城乡建设. 2017(16)
[5]云南特色小镇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丽江市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发展的实证[J]. 付莉萍.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4)
[6]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理论支点[J]. 赵沛曦,张波,张涌.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7]“藏羌彝走廊”相关概念的提出及其范畴界定[J]. 徐学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8]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河洮岷段)发展战略的思考[J]. 袁建勋,范卫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9]浅淡云南鹤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J]. 赵兴伟.  群文天地. 2012(04)
[10]深化认识传统 明确保护真谛——在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技术手册》中的思考[J]. 朱良文.  新建筑. 2006(01)

硕士论文
[1]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 黄思韦.昆明理工大学 2016
[2]彝人古镇文化品牌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杨春艳.云南大学 2012
[3]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丽江古城遗产保护案例研究[D]. 张巍.重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9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9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