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22:33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文化事业建设工程,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农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富有动力、又面临阻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党中央、国务院本着重服务、重质量、重发展的原则,先后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服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借鉴,这些经典作家的思想为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理论基础的引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与公共服务,形成了实践经验与思想成果,为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社会发生了新变化,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与新挑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党关于文化建设及公共服务的方针发生了变化,在文化建设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又破又立,党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想也经历了萌芽、起步、形成、成熟等四个阶段。在中国特色农村公共...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
五、基本概念
第一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服务的思想
(二) 列宁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思想
(三) 第一代领导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思想与经验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农村社会的新变化
(二) 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第二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1978-1992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契机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表现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起步阶段(1992-2006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推力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表现
三、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2006-2013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推进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助力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表现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成熟(2013年至今)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成熟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深化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表现
第三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基础工程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育人工程
(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心工程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 实现农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 实现农民享有现代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 实现农村享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 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主体
(二)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执行主体
(三) 人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主体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服务内容
(二) 服务方式
(三) 服务对象
(四) 服务支撑
(五) 服务目标
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骨干力量
(二) 积极提供物质支撑,加大实体附件投入
(三) 服务覆盖全体对象,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四) 提供可靠政策支持,逐步提高服务效能
第四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展望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战略地位
(一) 助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亦扶农民文化生活之贫
(二) 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繁荣
(三)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之核心,充分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发展展望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探索——户籍在外之“故乡人”的反哺[J]. 桂胜,赵淑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1)
[2]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与经验借鉴[J]. 宋元武,徐双敏. 学习与实践. 2016(11)
[3]文化强国的构建重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研究及其启示[J]. 周长城,张含雪,李俊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5)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生态认知[J]. 张丽娟,吴玉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5]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述评[J]. 高宁宁,周新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1)
[6]“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 边晓红,段小虎,王军,刘亚玲,闫小斌. 图书馆论坛. 2016(02)
[7]发达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 秦利,姜姗.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6)
[8]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 马玉玲.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5)
[9]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状况实证研究[J]. 徐双敏,宋元武. 学习与实践. 2015(05)
[10]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 赵金科,周新辉. 社科纵横. 2015(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 方堃.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D]. 张俊.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农村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D]. 张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 周美岑.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9337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
五、基本概念
第一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服务的思想
(二) 列宁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思想
(三) 第一代领导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思想与经验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农村社会的新变化
(二) 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第二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1978-1992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契机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萌芽的表现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起步阶段(1992-2006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推力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起步的表现
三、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2006-2013年)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推进的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助力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形成的表现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成熟(2013年至今)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成熟缘由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深化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表现
第三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基础工程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育人工程
(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心工程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 实现农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 实现农民享有现代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 实现农村享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 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主体
(二)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执行主体
(三) 人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主体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服务内容
(二) 服务方式
(三) 服务对象
(四) 服务支撑
(五) 服务目标
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骨干力量
(二) 积极提供物质支撑,加大实体附件投入
(三) 服务覆盖全体对象,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四) 提供可靠政策支持,逐步提高服务效能
第四章 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展望
一、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战略地位
(一) 助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亦扶农民文化生活之贫
(二) 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繁荣
(三)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之核心,充分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二、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的发展展望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探索——户籍在外之“故乡人”的反哺[J]. 桂胜,赵淑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1)
[2]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与经验借鉴[J]. 宋元武,徐双敏. 学习与实践. 2016(11)
[3]文化强国的构建重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研究及其启示[J]. 周长城,张含雪,李俊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5)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生态认知[J]. 张丽娟,吴玉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5]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述评[J]. 高宁宁,周新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1)
[6]“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 边晓红,段小虎,王军,刘亚玲,闫小斌. 图书馆论坛. 2016(02)
[7]发达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 秦利,姜姗.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6)
[8]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 马玉玲.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5)
[9]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状况实证研究[J]. 徐双敏,宋元武. 学习与实践. 2015(05)
[10]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 赵金科,周新辉. 社科纵横. 2015(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 方堃.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D]. 张俊.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农村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D]. 张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 周美岑.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9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