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路径重构:文化符号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29 08:2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文化符号学对作为意义生成机制的本文本身以及文本所处的符号域和文化空间的考察,对理解跨文化传播以及翻译活动中译文意义再成、传播、接受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鉴于此,文章以翻译为例,从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切入,聚焦翻译前、中、后三个阶段,从文本、符号域和文化空间三个层面讨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涉及到的翻译问题,聚焦中国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路径的重构,以期对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自身创新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文章来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0,33(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
    1.1 文本
    1.2 符号域
    1.3 文化空间
2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重构
    2.1 翻译文本与多重符号域之间的交互影响
    2.2 文化空间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外传播路径重构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符号学的概念[J]. 贾洪伟.  外语教学. 2016(01)
[2]对话主文本体:皮尔斯和洛特曼符号学视域中的文化标出性理论[J]. 彭佳.  符号与传媒. 2015(02)
[3]谈谈现代西方符号学的核心概念:semiosis[J]. 余红兵.  俄罗斯文艺. 2014(02)
[4]洛特曼的文化时空观[J]. 康澄.  俄罗斯文艺. 2006(04)
[5]文化符号学的空间阐释——尤里·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研究[J]. 康澄.  外国文学评论. 2006(02)



本文编号:3256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56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