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国学热视角下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6-29 08:26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国学的兴起与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困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现代人精神困境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这种精神困境是国学走出书斋和学术领域走向大众生活的主要原因,即国学热的主要原因;以及国学与人们精神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国学向权威思想转换的可能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即国学进一步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在“文化自信”这个时代课题前,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必定为文化自信带来坚实基础。本文区别于之前论述国学的民族国家的宏观视角,以历史的发展脉络来展现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丧失过程,突出个人的精神世界与国家历史的互动。希望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复兴起到建设作用。中国的现代化是文章的背景,国学的兴起和发展是对象,人们的精神困境是原因和问题,权威思想的重建是期望和目的。希望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困惑得到改善,国学得到弘扬,权威思想得到重构,文化自信得到树立。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文本解读法
        2. 历史分析法
        3.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4. 跨学科研究法
二、现代人精神家园的失落
    (一) 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
        2. 现实原因
    (二) 表现及后果
三、国学与人们的精神困境
    (一) 人们的精神困境是国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1. 国学历史回顾
        2. 人们的精神困境是国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二) 人们的精神困境与国学的相互影响
        1. 国学对人们精神困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国学的异化
四、国学的转化与人们走出精神困境的思考
    (一) “权威思想”概念的解释
    (二) 国学向权威思想的转化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 邵常岁.  历史教学问题. 2015(05)
[2]基于文化视角下的国学热透视[J]. 袁建琼,沈小碚.  文教资料. 2014(15)
[3]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与突围[J]. 宋子恺.  探索与争鸣. 2013(11)
[4]关于儒学因子进入制度的几点思考[J]. 吕鹏.  孔子研究. 2012(05)
[5]当代“国学热”的勃兴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范国强,刘春花.  理论月刊. 2012(08)
[6]儒学与中国制度模式[J]. 干春松.  博览群书. 2012(04)
[7]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J]. 陈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8]科技异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消解[J]. 周立秋.  长白学刊. 2011(02)
[9]“国学热”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信仰危机及信仰建构[J]. 张燕燕.  沧桑. 2011(01)
[10]现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建构和文化自觉——国学热的昨天和今天[J]. 干春松,李伟波.  哲学动态. 2011(02)



本文编号:3256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56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