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个案研究:藏品来源﹑职能定位﹑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19 11:21
文章概述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机构设置等基本情况,从文学、展览、备查、展演、阅读五个方面重点阐释与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本职能定位,认为文学馆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且兼具多功能,可以提供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未来发展应该从牢固把握核心业务服务文学研究;厘清职能明确定位,探索制度创新;弥补短板弯道超车,嵌入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五馆合一"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向着力。
【文章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馆藏文献的来源
2.1 征集与捐赠
2.2 购买与出版
3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职能分析
3.1 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学馆(文学研究中心)职能
3.1.1 作为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文献保存中心
3.1.2 文学社会活动的场所空间
(1)客座研究员制度建立与客座研究员聘任研讨。
(2)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
3.1.3 文学科研与教育平台
3.2 以“展览”为核心的博物馆职能
3.3 以“备查”为核心的档案馆职能
3.3.1 历史文献学中关于“档案”的广义概念
3.3.2 机构建立时期的历史局限
3.4 以“展演”为核心的文化馆职能
3.4.1 作为文化场景展示的文化馆职能
3.4.2 作为文化活动场所的文化馆职能
(1)定期的文学公益讲座。
(2)定期的文学颁奖活动。
(3)不定期的图书发布与研讨会。
(4)不定期的文学活动。
3.5 以“阅读”为核心的图书馆职能
4 发展方向与路径
4.1 牢固把握核心业务服务文学研究
4.2 厘清职能明确定位,探索制度创新
4.3 弥补短板弯道超车,嵌入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
4.4 “五馆合一”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物馆科研产出特征研究——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为例[J]. 姚明. 中国博物馆. 2019(04)
[2]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研究[J]. 韩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5)
[3]文学博物馆刍议[J]. 刘迪,苏勇. 博物院. 2019(02)
[4]博物馆文创的市场逻辑及提升路向——对“故宫文创热”的思考[J]. 郭万超. 人民论坛. 2019(09)
[5]略论灰色文献的八大价值[J]. 王世伟. 图书馆建设. 2019(02)
[6]中国文化体制改革40年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 孟宪怡.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管理顶层设计的历史脉络与路径选择[J]. 申坤. 理论与改革. 2018(04)
[8]签名本:文学档案的另一个视角[J]. 徐莹. 中国档案. 2018(06)
[9]数字故宫未来之路的思考[J]. 冯乃恩.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8(02)
[10]作为鲁迅精神传人的胡风与唐弢——以藏书为中心的比较考察[J]. 李明刚,张鸿声. 鲁迅研究月刊. 2018(02)
硕士论文
[1]中国毛边书出版特色研究[D]. 卢悦.河北大学 2018
[2]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建设[D]. 王芳.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0609
【文章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馆藏文献的来源
2.1 征集与捐赠
2.2 购买与出版
3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职能分析
3.1 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学馆(文学研究中心)职能
3.1.1 作为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文献保存中心
3.1.2 文学社会活动的场所空间
(1)客座研究员制度建立与客座研究员聘任研讨。
(2)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
3.1.3 文学科研与教育平台
3.2 以“展览”为核心的博物馆职能
3.3 以“备查”为核心的档案馆职能
3.3.1 历史文献学中关于“档案”的广义概念
3.3.2 机构建立时期的历史局限
3.4 以“展演”为核心的文化馆职能
3.4.1 作为文化场景展示的文化馆职能
3.4.2 作为文化活动场所的文化馆职能
(1)定期的文学公益讲座。
(2)定期的文学颁奖活动。
(3)不定期的图书发布与研讨会。
(4)不定期的文学活动。
3.5 以“阅读”为核心的图书馆职能
4 发展方向与路径
4.1 牢固把握核心业务服务文学研究
4.2 厘清职能明确定位,探索制度创新
4.3 弥补短板弯道超车,嵌入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
4.4 “五馆合一”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物馆科研产出特征研究——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为例[J]. 姚明. 中国博物馆. 2019(04)
[2]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研究[J]. 韩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5)
[3]文学博物馆刍议[J]. 刘迪,苏勇. 博物院. 2019(02)
[4]博物馆文创的市场逻辑及提升路向——对“故宫文创热”的思考[J]. 郭万超. 人民论坛. 2019(09)
[5]略论灰色文献的八大价值[J]. 王世伟. 图书馆建设. 2019(02)
[6]中国文化体制改革40年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 孟宪怡.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管理顶层设计的历史脉络与路径选择[J]. 申坤. 理论与改革. 2018(04)
[8]签名本:文学档案的另一个视角[J]. 徐莹. 中国档案. 2018(06)
[9]数字故宫未来之路的思考[J]. 冯乃恩.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8(02)
[10]作为鲁迅精神传人的胡风与唐弢——以藏书为中心的比较考察[J]. 李明刚,张鸿声. 鲁迅研究月刊. 2018(02)
硕士论文
[1]中国毛边书出版特色研究[D]. 卢悦.河北大学 2018
[2]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建设[D]. 王芳.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0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9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