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3:14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在数字技术支持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展示和获取公共文化资源的全新方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兴起,是民众的迫切愿望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互联网+”热潮下推动文化领域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即要让群众拥有更大文化参与度、满意度以及更好的文化获得感。当前,重庆市委、市政府着眼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坚持以重点带全局、以建设促发展,立足“四个创新”,在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在贯彻政策目标、落实政策规划、统筹资源整合、加大技术投入、创新服务营销、精准供需对接、提升公众参与度以及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全面发展,显著提升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是对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目标的具体实践和良好诠释。本文结合公共政策专业知识,通过政策梳理、现状了解和文献分析,运用问卷调查、对比研究等方法,分析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章技术路线图

公共文化,建设框架,重庆,服务模式


由于物联网自身性质及服务模式的原因,重庆市公共文化物联网在全国范率先形成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百姓点单、政府配送”。如同在餐厅一样,政府好比大厨的角色,将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汇聚在一张“文化图 3-1 重庆公共文化物联网建设框架

上海,数字文化,文化活动,访问量


上海市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先进经验,主要分为三个众参与。市民可通过网站、微信、手机 APP 等,随时随地快速源,及时参加文化活动。数据显示,“文化上海云”月均访问量并拥有多达百万的活跃用户。二是大数据分析推动服务转型。图 5- 1“文化上海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用户接受模式研究[J]. 王锰,陈雅,郑建明.  图书馆学研究. 2018(02)
[2]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参与: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实证研究[J]. 陈波,侯雪言.  湖南社会科学. 2017(02)
[3]国内城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调查与发展分析[J]. 黄静.  新世纪图书馆. 2017(03)
[4]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信息伦理政策比较研究——以英、美、中三国文化机构及项目为例[J]. 王英,洪伟达.  图书馆. 2017(03)
[5]新常态环境下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林超英,高玉洁.  创新科技. 2017(03)
[6]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研究——以几个典型平台为例[J]. 王学贤,杨园利,张洁.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6)
[7]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营销研究论纲[J]. 戴艳清.  情报资料工作. 2017(01)
[8]印度公共数字文化项目服务营销探析[J]. 戴艳清,孙颖博.  图书馆建设. 2017(01)
[9]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与服务[J]. 李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01)
[10]公共数字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供给[J]. 毕绪龙.  人文天下. 2016(21)

硕士论文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研究[D]. 李婷.广西大学 2017
[2]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 陈承.南昌航空大学 2017
[3]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陈露.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7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27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