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根在中原”的结构过程

发布时间:2021-11-22 21:22
  全球华人根在中原,是中原历史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在历史人类学背景下,"根在中原"诸结构要素,如中华姓氏根在中原、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全球客家始迁地在河洛、闽台同胞祖根地在固始,以及中原根亲文化概念之生成,系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认识中原历史文化当代价值的出发点。具体考察和关注的是人们如何通过人造物像、群体仪式和学术研究等有目的的活动传递历史记忆;随着"根在中原"诸结构要素的再现、传播、认同与强化,最终形成全球华人集体记忆中的排他性表达及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优势资源。"根在中原"的结构过程及其对中原地区开放进程产生的影响,或可概括为内陆地区以时间换空间的对外开放战略。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姓氏之根
二、黄帝故里故都
三、全球客家始迁地
四、闽台同胞祖根地
五、中原根亲文化概念之生成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J]. 赵世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闽人对“光州固始”的记忆与诠释[J]. 尹全海.  中州学刊. 2017(01)
[3]“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隆重举行[J]. 刘芳名.  协商论坛. 2012(03)
[4]寻找两岸共同的姓氏家园——记第二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及2010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J]. 戚泉.  两岸关系. 2010(11)
[5]中原姓氏寻根概述[J]. 王永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穿越时空的精神纽带——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综述[J]. 李树义.  台声. 2002(12)
[7]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J]. 亿里.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01)
[8]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J]. 朱绍侯.  文史知识. 1994(03)
[9]姓氏起源与河南[J]. 谢钧祥.  河南社会科学. 1994(01)
[10]根在河洛 功存华夏──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有为,辛夷.  史学月刊. 1994(01)



本文编号:3512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12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