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特质及其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5-05-07 22:11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兵团要发挥先进文化示范区功能,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发展军垦特色文化为重中之重。第七师立足军垦特色,坚持军垦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军垦文化资源,积极保护、传承和弘扬军垦文化,成为兵团军垦文化名师,是兵团乃至全国唯一的“中国军垦文化之乡”,是兵团军垦文化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占据了中国军垦文化高地。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内容和富有时代意义的价值。本文在追溯古屯垦和厘清军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第七师厚重的军垦文化底蕴,探究兵团第七师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关联,进而研究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特质和魅力所在,并分析其新时代价值,以期为兵团文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主要由绪论、四章和结语六部分构成。绪论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为全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一章军垦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史实出发探究军垦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文化传承卓古烁今,首先追溯了两千多年来西域的古屯垦积淀;其次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最后指出了第七师保护传承和发展军垦文化的创新...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军垦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一、历代王朝的西域屯垦积淀
(一)两汉时期的西域屯垦
(二)唐代时期的西域屯垦
(三)清朝时期的西域屯垦
二、新中国军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1949 年至1954 年,军垦文化的建立奠基期
(二)1954 年至1975 年,军垦文化的多元交融期
(三)1981 年底兵团恢复后,军垦文化的兴起巩固期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垦文化进入繁荣发展期
三、兵团第七师对军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历史沿革
(二)军垦文化在第七师的传承与发展
(三)军垦主题引领第七师文艺创作
第二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创建及授予
一、第七师创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理论基础
(一)党和国家的屯垦戍边理论指导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方针指引
二、第七师创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现实基础
(一)军垦文化底蕴丰厚
(二)军垦文艺氛围浓郁
(三)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三、“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命名评定
(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审
(二)“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创建历程
(三)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命名授予
第三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特质分析
一、彰显“一团一品”军垦特色
(一)军垦特色文化铸就精神堡垒
(二)柳沟精神砥砺七师发展
(三)传播戈壁母亲大爱
二、领先兵团军垦文艺阵地
(一)军垦文艺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二)践行军垦文艺创作的先锋
(三)军垦文艺平台日趋广阔
三、军垦文化传承创新方式独特多样
(一)军垦文化传承有道、传承有人
(二)军垦文化朝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前景可观
(三)弘扬军垦精神与发展红色旅游交相融合
第四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时代价值
一、为兵团实现三大功能做出了表率
(一)以文育人,安边固疆
(二)凝心聚力,民族团结
(三)以点带面,文化示范
二、为兵团续写新时代新篇章开阔了视野
(一)开拓兵团文化发展新思路
(二)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推向新胜利
(三)对文化强边、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三、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迈向了新高地
(一)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唱响兵团红色文化主旋律
(三)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本文编号:4043869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军垦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一、历代王朝的西域屯垦积淀
(一)两汉时期的西域屯垦
(二)唐代时期的西域屯垦
(三)清朝时期的西域屯垦
二、新中国军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1949 年至1954 年,军垦文化的建立奠基期
(二)1954 年至1975 年,军垦文化的多元交融期
(三)1981 年底兵团恢复后,军垦文化的兴起巩固期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垦文化进入繁荣发展期
三、兵团第七师对军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历史沿革
(二)军垦文化在第七师的传承与发展
(三)军垦主题引领第七师文艺创作
第二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创建及授予
一、第七师创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理论基础
(一)党和国家的屯垦戍边理论指导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方针指引
二、第七师创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现实基础
(一)军垦文化底蕴丰厚
(二)军垦文艺氛围浓郁
(三)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三、“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命名评定
(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审
(二)“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创建历程
(三)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命名授予
第三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特质分析
一、彰显“一团一品”军垦特色
(一)军垦特色文化铸就精神堡垒
(二)柳沟精神砥砺七师发展
(三)传播戈壁母亲大爱
二、领先兵团军垦文艺阵地
(一)军垦文艺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二)践行军垦文艺创作的先锋
(三)军垦文艺平台日趋广阔
三、军垦文化传承创新方式独特多样
(一)军垦文化传承有道、传承有人
(二)军垦文化朝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前景可观
(三)弘扬军垦精神与发展红色旅游交相融合
第四章 兵团第七师“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时代价值
一、为兵团实现三大功能做出了表率
(一)以文育人,安边固疆
(二)凝心聚力,民族团结
(三)以点带面,文化示范
二、为兵团续写新时代新篇章开阔了视野
(一)开拓兵团文化发展新思路
(二)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推向新胜利
(三)对文化强边、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三、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迈向了新高地
(一)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唱响兵团红色文化主旋律
(三)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本文编号:4043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43869.html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