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台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历史和社会文明的见证,是人类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弥足珍贵。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她记载了先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思想理念以及风土人情,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然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导致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到严峻的挑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现有宝贵的文化资源,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文化,迫在眉睫。台州是一个新兴的港湾城市,却也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台州市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通过选取台州府城墙保护和开发、台州乱弹保护和传承分别作为台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双赢”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最终目的,并设想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章安在“双赢”思想下的运作模式,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近台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进程,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台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台州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8
- 1.3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8-14
- 1.3.1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献综述8-11
- 1.3.2 理论基础11-14
- 2 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14-24
- 2.1 台州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概况14-16
- 2.1.1 台州物质文化遗产14-15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15-16
- 2.2 台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典型案例研究16-20
- 2.2.1 临海的古城墙和周边文物保护现状16-17
- 2.2.2 临海古城墙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7-20
- 2.3 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典型案例研究20-24
- 2.3.1 台州乱弹的发展20-21
- 2.3.2 台州乱弹在保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21-24
- 3 台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关系24-31
- 3.1 双赢——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间关系的首选目标24-25
- 3.2 原则——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间关系的基准25-26
- 3.3 案例——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间关系的章安古街发展模式26-31
- 3.3.1 章安古街的基本概况和现状26-27
- 3.3.2 章安古街的保护开发遵循的原则27-28
- 3.3.3 章安古街保护和开发的设想28-31
- 4 促进台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31-36
- 4.1 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完善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31-32
- 4.1.1 提高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意识31
- 4.1.2 完善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31
- 4.1.3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31-32
- 4.1.4 积极做好国家、省级文保单位申报工作32
- 4.2 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32-33
- 4.2.1 加大财政的资金投入32
- 4.2.2 积极探索多渠道资金筹集方式32-33
- 4.3 资源整合,项目优先,共赢发展33-34
- 4.3.1 做大做强各自的品牌活动33
- 4.3.2 特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33-34
- 4.4 加强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强化政府管理34-36
- 4.4.1 加强文物保护机构的监督管理34
- 4.4.2 加强文物保护专业队伍的建设34-35
- 4.4.3 加大民间艺人的扶持培养力度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平;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之我见[J];岭南学刊;2001年02期
2 金颖若;旅游开发中民族艺术的作用与自身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4期
3 郝相礼;;待飞的甘肃文化产业——关于甘肃文化产业建设的思考[J];党的建设;2004年01期
4 ;关于加快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十点建议[J];发展;2006年04期
5 舒卫英;;宁波开发文化旅游产品路径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徐红罡;袁红;;广东建立“文化大省”的旅游需求辨析——以广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7 王秋花;;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J];文物世界;2006年05期
8 刘庆;;多维视野中的文化遗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9 陈柳钦;;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J];学习论坛;2011年09期
10 王诚庆;;弘扬优秀文化 建设旅游强国[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芳;;阳明文化与贵州现代旅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卜晓婷;;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融入高科技[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庆利;;旅游开发亟需创意文化注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张嘉兴;;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好保护[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5 林泽龙;;创建中华圣贤文化博览园 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关于打造文化“航母”、将海口建设成“中华圣城”的建议[A];当代海南论坛’2011秋季峰会——文化体制改革与海南文化发展论文集[C];2011年
6 徐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口文化发展策略浅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7 李小刚;秦勇;刘林;赵波;;以体育为载体着力打造自贡盐文化的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8 杨连科;;天水宝鸡发展文化产业城市间合作模式初探—金融视角[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9 宋婉琴;刘平海;贾占军;李卉;;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以宝鸡为例[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10 李阳;王焯;;以文化产业促进我市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河;我国首次开发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N];光明日报;2000年
2 吕丽华;我市首批文化旅游产品新颖出炉[N];朝阳日报;2007年
3 李徽邋实习生 李英;展示文化旅游产品 打造宁夏风格品牌[N];宁夏日报;2008年
4 相健;龙翔文化旅游产品公司开业[N];朝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任建中;文化旅游产品展举行颁奖仪式[N];宁夏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打造文化强市 推动跨越崛起[N];连云港日报;2010年
7 马峥;我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五大瓶颈亟待破解[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傅军;我市打造七大文化旅游产品[N];青岛日报;2011年
9 ;加快文化大省建设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民主协商报;2012年
10 潜山县政协主席 刘东贤;“四个加强”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N];江淮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超功;文化旅游产品评价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皮晓媛;开封宋朝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张全文;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刘庭晗;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英县盐卤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姜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D];吉林大学;2015年
6 于静;柑橘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婷婷;旅游视角下的敦煌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徐婧;台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唐静;甘孜藏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戴志伟;访沪游客选择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台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2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