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7:07
本文关键词: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对鄂伦春族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作者本人在2014年8月前往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民族乡所获得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前提下,从一个民族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研究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总结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分析保护与传承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提出关于保护与传承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个人建议。通过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梳理分析,以及对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认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鲜明的传承性、民族性、集体性、流变性以及地域性的鲜明特征,并具有社会、历史、文化、科学、审美、教育等方面的珍贵价值。同时,鄂伦春族也正面临着鄂伦春语逐渐消亡、兽皮文化濒临灭绝;非遗难传承等方面的危机状况,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保护鄂伦春族语言、完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鄂伦春族 非物质文化 保护 传承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14-15
- 第一章 鄂伦春族概述15-24
- 第一节 鄂伦春族地理及历史简述15-18
- 一、鄂伦春族地理概况15-16
- 二、鄂伦春族历史简述16-18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18-19
- 第三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况19-24
- 一、鄂伦春族非遗基本内容20-22
- 二、鄂伦春族非遗传承危机22-24
- 第二章 鄂伦春族民间口头文学24-41
- 第一节 鄂伦春族语言24-27
- 第二节 鄂伦春族神话、传说及故事27-33
- 一、鄂伦春族神话、传说27-31
- 二、鄂伦春族民间故事31-33
- 第三节 鄂伦春族歌谣、谜语及谚语33-35
- 一、鄂伦春族歌谣33-35
- 二、鄂伦春族谚语及谜语35
- 第四节 说唱体口头文学——“摩苏昆”35-39
- 第五节 鄂伦春族民间口头文学的文化内涵39-41
- 第三章 鄂伦春族表演艺术41-56
- 第一节 鄂伦春族民间音乐41-48
- 一、“赞达仁”41-46
- 二、萨满音乐46-48
- 三、“莫尔苏坤”48
- 第二节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48-53
- 一、萨满舞49-50
- 二、吕日格仁舞50-51
- 三、娱乐性舞蹈51-52
- 四、“依和纳仁”舞52
- 五、劳动性舞蹈52-53
- 第三节 鄂伦春族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53-56
- 第四章 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技能56-69
- 第一节 鄂伦春族斜仁柱56-59
- 一、“斜仁柱”的搭建56-57
- 二、“斜仁柱”的选址57-58
- 三、“斜仁柱”的文化底蕴58-59
- 第二节 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59-63
- 一、兽皮制作的流程与种类59-60
- 二、兽皮制作技艺中的典型代表60-61
- 三、兽皮制作技艺的文化底蕴61-62
- 四、兽皮制作技艺的保护措施62-63
- 第三节 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63-67
- 一、鄂伦春族的桦皮文化63-64
- 二、桦皮制品的取材64
- 三、桦皮制品的种类64-65
- 四、桦皮制品的制作方法65-66
- 五、桦皮制品的文化底蕴66-67
- 第四节 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文化内涵67-69
- 第五章 鄂伦春族习俗、礼仪与节庆69-81
- 第一节 鄂伦春族传统习俗69-72
- 一、鄂伦春族“衣皮食肉”的社会风俗69-70
- 二、清代以后的饮食风俗70-71
- 三、鄂伦春人的居住和出行71-72
- 四、鄂伦春人的淳朴民风72
- 第二节 鄂伦春族人生礼仪72-76
- 一、鄂伦春族的婚姻礼仪73-74
- 二、鄂伦春族的丧葬礼仪74-76
- 第三节 鄂伦春族传统节日76-79
- 一、“古伦木沓节”76-77
- 二、抹黑节77
- 三、春节77-78
- 四、五大连池圣水节78
- 五、上元节78-79
- 第四节 鄂伦春族习俗、礼仪与节庆的文化内涵79-81
- 第六章 鄂伦春族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81-91
- 第一节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81-87
- 一、原始民间信仰81-83
- 二、萨满教83-85
- 三、鄂伦春的禁忌85-86
- 四、宗教信仰的特点86-87
- 第二节 鄂伦春族天文历法87-88
- 第三节 鄂伦春族传统医药88-89
- 第四节 有关自然界及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的文化内涵89-91
- 第七章鄂伦春族民间传统体育与游艺91-95
- 第一节 鄂伦春族竞技91-92
- 第二节 鄂伦春族游戏92-93
- 第三节 传统体育与游艺的文化内涵93-95
- 第八章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95-107
- 第一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95-96
- 一、传承性95
- 二、民族性95
- 三、集体性95-96
- 四、流变性96
- 五、地域性96
- 第二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价值96-100
- 一、历史价值96-97
- 二、文化价值97-98
- 三、科学价值98
- 四、审美价值98-99
- 五、教育价值99
- 六、社会价值99-100
- 第三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100-102
- 一、鄂伦春语濒临消失的困境100
- 二、桦树皮文化取材的困境100
- 三、狩猎文化濒危灭绝的困境100-101
- 四、兽皮文化濒临灭绝的困境101
- 五、非遗传承人的困境101
- 六、现代文明的冲击101-102
- 第四节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102-107
- 一、保护好民族的灵魂,语言是关键102-103
- 二、加大力度保护鄂伦春社会的狩猎文化,完善立法保护103
- 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财政投入103-104
-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民众认知程度104
- 五、进一步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组建人才队伍104-105
- 六、加大力度建立活态民族博物馆105-106
- 七、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106-107
- 结语107-109
- 参考文献109-112
- 附录112-113
- 后记113-1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丙珍;;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的传承与变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哈纳斯;试论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01期
3 于晓薇;;语言转用的内在根源浅探——以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语言转用情况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2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