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域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域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摘要】:本文力图对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地域的红色遗产全面定位,对其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等进行综合性实证研究,进而总结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遗产的实践经验,提出长期传承、科学保护、有效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对策,充分发挥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中的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关键词】: 河北省域 红色遗产 传承、保护和利用
【基金】: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编号:(201501333)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传媒界以及旅游界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展开,它渐成一新兴研究领域。[1]在宏观研究的同时,红色遗产的研究也在中观、微观层面展开,涉及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乃至具体个案的研究。目前,有关河北省域红色遗产方面的研究(1),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遗产”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建军;;河北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开发研究[J];兰台世界;2015年28期
2 闫红;;《革命文化视野中的河北“红色经典”》[J];河北学刊;2015年02期
3 何莉辉;陈京辉;王婧;魏可嘉;;河北省红色资源的开发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1期
4 袁秀;薛晓静;;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0期
5 杨宏伟;周艳芝;牛彦飞;;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打造河北文化强省中的优势和作用[J];党史博采(理论);2014年05期
6 段婷;;关于红色遗产保护策略特殊性的思考——历史真实性的保护[J];建筑与文化;2010年10期
7 李凌云;兰颖松;张克坚;侯堪茂;周家钦;;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吴洪成;王素凤;;河北省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金池;;如何促进河北省红色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J];领导之友;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雪梅;李依溪;;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J];青年记者;2016年15期
2 魏先法;;从红色文化中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J];领导之友;2016年03期
3 刘建军;;河北省域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J];领导之友;2016年02期
4 何莉辉;陈京辉;王婧;魏可嘉;;河北省红色资源的开发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1期
5 邵艳梅;杨洲;崔艳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王红英;;打造石家庄红色文化品牌的几点构想[J];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朱直君;;成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广义原真性得失[J];城市规划;2010年07期
3 王金池;;如何促进河北省红色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J];领导之友;2009年02期
4 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谷玉芬;董惠莲;张笑白;;试论红色旅游的科学发展观[J];商业时代;2006年16期
6 陈志永,李育;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展斌;;合理开发文化遗产 创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6期
2 刁道胜;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思考[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3期
3 朱凤瀚,安来顺;新理念下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4年04期
4 蒂斯·马尔拉维尔德;季璇;;《2001年公约》:水下文化遗产为何受益? 如何受益?[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04期
5 谢桂花;;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城市精神——谈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6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及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06期
7 李春霞;彭兆荣;;国家遗产体系的建构——以澳大利亚遗产体系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喻学才;;遗产活化论[J];旅游学刊;2010年04期
9 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年05期
10 李娟;郝志刚;;区域性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基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的发展及其经验[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华;;遗产保护与媒体宣传的关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王华;梁明珠;;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香港保留皇后码头事件透视[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钱振越;;保护世界遗产 永远造福人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曹新;;风景遗产概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邢启坤;;论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齐欣;靳秒;黄小芳;;“遗产小道”方法及在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上的应用——以大运河遗产小道杭州示范段为例[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何星亮;;关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若干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8 王秉洛;;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同其所处环境不可分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潘运伟;杨明;;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磊;;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宽度和层次构建研究——以左云摩天岭长城段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李伟;介绍一部大尺度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国际文献[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张立群;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世界遗产申报工作[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3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 黄峻;保护遗产 人人有责[N];云南日报;200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徐嵩龄;应将大运河视为系列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 陆建松;什么是应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观[N];文汇报;2007年
6 记者 侯大伟 邓华宁;代表吁加快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姚宏;遗产资源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制衡[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崔成泉;保护好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孟宪民;优势·成就与问题·差距[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徐嵩龄;遗产资源的经济学特征[N];经济参考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永男(Chung, Yung-nan);作为林业遗产的林田山聚落保存与再利用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刘敬华;红山文化遗产活化与旅游区构建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李仓拴;郑国渠渠首段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赖金凤;广东省河源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程明凯;南京青奥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志昕;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欣;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赵晓君;昆明市“飞虎队”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吴弘毅;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困境及其路径选择[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崔梦梦;海上文化线路“登州海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4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