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人类学透视
发布时间:2017-08-29 02:20
本文关键词:“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人类学透视
【摘要】:彝族火把节在民间被称为"眼睛的节日",其归根结底是"‘人’的节日""‘人’的颂歌的节日"。火把节之于彝族,是"火"的颂歌,更是"人"的颂歌,对火把节所突出的"人"这个主体以及"人"的智慧、力量、精神、生活,应给予充分关注。无论从口头表述还是从行为实践看,彝族火把节在扬善拒恶的叙事主旋律中所张扬的不是"神本文化",而是"人本文化",是彝族社会中传统深厚的以"人"为本文化的积极肯定与美妙歌唱。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彻理解这点,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此少数民族节日的人文价值的认识。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彝族 火把节 人本文化 人文价值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神灵信仰研究(一)”(11JJG750010)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kzx2015-sb135)
【分类号】:K892.1
【正文快照】: 说起彝族火把节,便想到凉山,想到布拖,凉山布拖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美誉。当地人亲切地称本民族年节为“眼睛的节日”“嘴巴的节日”。在我看来,欢意浓浓的火把节归根结底是“‘人’的节日”“‘人’的颂歌的节日”。2015年10月在布拖举行的关于彝族火把节保护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松涛;人类文化进化与科技本位教育简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振宁;中国为什么能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750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5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