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职学生人格、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0:19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格、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 孤独感 网络使用动机 中职学生 网络成瘾


【摘要】:网络的普及对人类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网络所具有的实时性、跨区域性、个性化等特点,也吸引着当今追求新鲜事物的学生们。CNNIC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的总体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49亿,如今,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高达47.9%,而网民占比最高的是中学生群体,为23.8%,。网络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无限信息和各种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与忽视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或遭受挫折后郁闷心情没有被及时疏导时,可能会逃避现实,沉浸于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中,必须重视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尤其是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湖北省某高级职业中学的校学生347名为受测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工具为:EPQ-RRC、社交-情感孤独量表、网络使用动机问卷、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本研究描述了当今中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总体特点,并考察影响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因素,深入探讨人格特质、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这些变量是怎么对网络成瘾倾向产生作用的,探究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成瘾三个变量之间的中介关系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发现,网络成瘾群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2.68%,网络成瘾边缘群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8.07%。(2)职业中学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是显著高于女生的,且男生的网龄和周平均上网时长均显著大于女生的;而网络成瘾倾向在生源地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网络成瘾倾向均分与神经质正相关显著,与精神质正相关显著,与外向性负相关,但不显著,而网络成瘾倾向的突显性维度和消极后果维度与外向性显著负相关;友情孤独感得分、亲情孤独感得分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均分之间的相关显著;网络使用动机的情感体验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均分及各个维度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网络使用动机的自我展示维度、人际交往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均分相关显著,而网络使用动机的信息获取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均分相关不显著。(4)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是人格(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人格 孤独感 网络使用动机 中职学生 网络成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3
  • 2 文献综述13-20
  • 2.1 网络成瘾概述13-15
  • 2.1.1 网络成瘾的定义13-14
  • 2.1.2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14-15
  • 2.2 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15-20
  • 2.2.1 个体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15-17
  • 2.2.2 环境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17-18
  • 2.2.3 网络成瘾与人格、网络使用动机的相关研究18-20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0-25
  • 3.1 有研究的不足20
  • 3.2 研究目的20-21
  • 3.3 研究假设21
  • 3.4 研究对象21
  • 3.5 研究工具21-24
  • 3.5.1 人格测验(EPQ-RSC)21-22
  • 3.5.2 社交情感孤独感量表22-23
  • 3.5.3 网络使用动机问卷23
  • 3.5.4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23-24
  • 3.6 统计方法24-25
  • 4 结果与分析25-36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25-27
  • 4.1.1 网络使用动机的描述统计25
  • 4.1.2 网络成vR倾向的描述统计25-27
  • 4.2 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27-32
  • 4.2.1 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27-28
  • 4.2.2 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28-29
  • 4.2.3 网络成瘾和网络使用动机29-32
  • 4.3 网络成瘾倾向影响因素作用模型32-36
  • 4.3.1 外向性、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模型32-33
  • 4.3.2 神经质、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模型33-34
  • 4.3.3 精神质、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模型34-35
  • 4.3.4 人格、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模型35-36
  • 5 讨论36-42
  • 5.1 网络成瘾倾向现状36-38
  • 5.1.1 总特征36-37
  • 5.1.2 性别差异37-38
  • 5.2 网络成瘾倾向影响因素38-40
  • 5.2.1 网络成瘾和人格、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的相关分析38-39
  • 5.2.2 人格、孤独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模型39-40
  • 5.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40-42
  • 5.3.1 创新40
  • 5.3.2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40-42
  • 6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8
  • 附录48-54
  • 后记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梦梦;梁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格分析与矫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3 郑希付;;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J];心理学报;2009年07期

4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5 董晓莲;郑英杰;王法弟;王学才;陆一涵;唐智峰;姜庆五;;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丽洁;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陶威;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1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