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本文关键词: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在集群行为背景下,群体认同对个体的集群行为意愿既具有直接的动员作用,同时也可以调节群体情绪和群体效能变量与人们行为意愿间的关系。政治认同、共同认同与双重认同等特殊形式的群体认同对集群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从动态性研究的角度看,参与集群行为会强化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感,而强烈的群体认同则会对参与者的行动产生持续影响。今后的研究应根据集群行为的不同触发情境、不同形式及不同发展阶段对群体认同的复杂工作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潍坊学院博士基金赞助项目(2015BS18)
【分类号】:B848.4
【正文快照】: 集群行为(collective action)是指群体成员参与的以改善群体现状为目的统一行动(Wright,Taylor,Moghaddam,1990)。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学者都曾从不同视角对集群行为进行过阐释与解读。相比于其他学科,心理学研究更加关注的是集群行为的心理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婷;陈浩;乐国安;姚琦;;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作用:群体情绪与效能路径[J];心理学报;2013年08期
2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跨情境下集群行为的动因机制[J];心理学报;2012年04期
3 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4 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5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翠;;影响集群行为发生机制的相关因素[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2 刘正奎;刘悦;王日出;;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02期
3 李辉;;论民众反恐参与意向的驱动因素及其微观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群体认同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4 殷融;张菲菲;王元元;魏晨明;;集体行动的效能动员路径[J];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01期
5 董延芳;刘传江;赵晓梦;;基于两种公平的农民工集体行动双路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侯芳艳;刘桂云;;德州学院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状况满意度调查[J];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24期
7 潘昕;;基于SIDE模型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8 陈烨;;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预防机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9 肖人彬;王英聪;;面向群体利益分配的蚁群劳动分工建模与仿真[J];管理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10 董树军;张军佩;;无组织群体性突发事件:内涵、成因与应对策略选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2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3 秦强;郭星华;;风险社会中的集群行为——法社会学视阈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其解决机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4 陈浩;薛婷;乐国安;;集群行为诸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6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7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9 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J];学海;2009年04期
10 王安顺;;巩固平安奥运成果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J];求是;2009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杰;张迪;武小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集群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4年07期
2 曹银娣;孙丙高;;大学生毕业前集群行为的诱发因素及预控措施[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3 仲达;;球场观众暴力形成机制及要素分析[J];体育学刊;2005年06期
4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跨情境下集群行为的动因机制[J];心理学报;2012年04期
5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6 张书维;;群际威胁与集群行为意向:群体性事件的双路径模型[J];心理学报;2013年12期
7 薛婷;陈浩;乐国安;;集群行为诸理论的整合模型[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8 倪文治;足球骚乱和暴力成因的社会学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9 严磊;胡修银;;集群行为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述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敏华;;集群式革命之“阿拉伯之春”[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磊;胡修银;;基于集群行为社会认同模型的集群行为动力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邹妍艳;李波;;“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洁;王二平;;认知与情绪引导对化解集群行为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基于ROST CM的网络集群行为分析——以新浪微博“南京梧桐树”事件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5 周应祺;王军;钱卫国;曹道梅;张仲秋;;鱼类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书维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全面揭示集群行为的动力学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峰;集群行为的柔性制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邓海峰;网络诱致催化型集群行为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卓乾;网络集群行为的涌现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杜斐;网络集群行为及演变规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黄鹤;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屈亚琴;社会网络中舆情传播的集群行为演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李晓赛;基于精细化社会认同模型的集群行为动因机制拓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8 巴斯腾;第三方群体集群行为:双路径模型的拓展[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9 易颖晟;受害者公正敏感性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贾举;网络集群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0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8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