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动态情景中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28 15:31

  本文关键词:动态情景中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返回抑制 颜色特征 身份特征 空间位置 非空间特征


【摘要】:在动态的"线索-靶子"范式中引入隧道刺激,以靶子与线索的非空间特征相同时的反应延迟测量返回抑制效应。实验1利用单向隧道创设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明确且可靠的条件,考察客体的颜色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实验2利用双向隧道创设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不明确的条件,考察客体的颜色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独立作用。实验3、4分别采用与实验1、2类似的方法,在动态任务情景中考察客体的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线索呈现与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较长时,4个实验中均存在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这表明,动态情景中,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明确且可靠时,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不明确时,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也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LY13C090002)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返回抑制效应最早由Posner和Cohen(1984)在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研究中发现,主要指线索呈现与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asynchrony,SOA)较长时对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上的靶子的反应延迟的现象,也被称为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location-based inhibition of 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张阳;;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是客体抑制还是空间抑制的动态更新?[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2 许百华;李玉明;崔翔宇;;两种时空线索条件下表面颜色特征线索对客体保持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敏;;任务需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8期

2 焦江丽;王勇慧;边国栋;;认知控制对基于位置和颜色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3 潘运;杨桂芳;张铭峰;常慧青;黄玉婷;;视觉选择性注意条件下刺激目标异步性变化对线索效应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谢文亮;朱丹;佟新鑫;;一种基于视觉注意的小目标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12期

5 焦江丽;季明理;;辨别任务中基于形状的返回抑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6 焦江丽;王勇慧;闻素霞;刘毅;季明理;;二次线索化对基于形状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7 张明,张阳;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是重复盲还是返回抑制?[J];应用心理学;2005年02期

8 张阳;彭春花;孙洋;张明;;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9 Yin Tian;Shanshan Liang;Dezhong Yao;;Attentional orienting and response inhibition: insights from spatial-temporal neuroimaging[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年01期

10 杨立状;樊琦;蒋怀滨;邵志芳;;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影响客体连续表征的维持[J];心理科学;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崔翔宇;表面特征线索在客体保持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阳;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婷婷;视觉运动追踪中的信息整合过程[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楠茶;心智游移和注意网络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杨宇然;学习障碍初中生视觉搜索过程中的返回抑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青;自我面孔加工的独特性和共享性[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琳;击剑运动员线索化决策特点及ERP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8 何立火;视觉信息质量感知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玉明;两种运动方式下的客体对应及客体文件中存储的信息类型[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占方;线索性质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静;工作记忆内容对空间返回抑制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3 商应美;视觉障碍者基于位置和频率的听觉返回抑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阳;空间工作记忆和眼动返回抑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焦江丽;认知控制、中性刺激对辨别任务中返回抑制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海静;客体工作记忆对静态范式中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史红娇;外框数目、线索数目及线索类型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皮翠萍;认知方式和工作记忆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方霞;表情效价和竖直方位知觉的联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师庆敏;基于Camshift算法的目标跟踪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陈骐;注意定势对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2 姚茹;李寿欣;董立达;贾广珍;;老年人返回抑制之特征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沈模卫;高在峰;张光强;水仁德;乔歆新;李伟健;;三维倾斜平面的返回抑制[J];心理学报;2007年06期

4 王丽丽;郭亚桥;邱江;袁加锦;刘晓;张庆林;;面孔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5 皮翠萍;;返回抑制的个体差异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6 李晓军;周宗奎;张玉妹;范翠英;洪建中;;不同颜色背景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7 王敬欣;田静;贾丽萍;李永鑫;;负性信息自动捕获注意:来自返回抑制的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4期

8 郑允佳;陈琳;金志成;;记忆集对注意焦点转换及其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4年03期

9 陈咏媛;;返回抑制——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J];文教资料;2006年12期

10 王均,王玉改,王u&;任务难度对于返回抑制出现时间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在峰;沈模卫;张云帆;;应用三维倾斜平面对返回抑制机制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范海楠;许百华;;动态范式中的基于颜色返回抑制及其出现时间[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金志成;陈骐;;认知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焦江丽;;辨别任务中基于位置和颜色的返回抑制和重复知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晓林;姚远;;听觉系统基于频率的和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的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光强;高在峰;余喻;沈模卫;;对倾斜平面的返回抑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姚茹;李寿欣;;不同注意条件下场独立、场依存个体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军;高禄;;空间-语义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幸娟;张明;;干扰加工调节返回抑制出现的时间[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焦江丽;王勇慧;刘毅;;汉语、单语者的抑制控制差异——来自返回抑制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宇然;学习障碍初中生视觉搜索过程中的返回抑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商应美;空间关联和中央重新定向对听觉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幸娟;返回抑制时程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房慧聪;注意定向对立体视觉影响机制的ERP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田银;空间定向中返回抑制的脑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占方;线索性质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骐;记忆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李梅;自我面孔的返回抑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贾武力;空间注意的资源分配对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晶晶;听力正常和听觉障碍者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商应美;视觉障碍者基于位置和频率的听觉返回抑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军;空间—语义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亨荣;不同实验范式中空间关联对基于频率听觉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珊珊;跨视听通道的返回抑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亮;注意资源限制对小学儿童返回抑制容量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4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34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