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比例关系的认知偏差及其解释验证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合比例关系的认知偏差及其解释验证的研究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比例 认知偏差 模糊痕迹理论 双系统理论 混合效用模型
【摘要】:自上世纪末以来,以卡尼曼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在决策领域中进行了一系列精巧而又严谨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在某些情境下,人类的决策过程并非是基于纯粹理性的,而是会出现一系列的认知偏差。比如,框架效应作为一种典型的决策“异像”,表明在特定情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不仅依赖于问题本身,也会受到问题表述方式的极大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复合比例关系框架下的认知偏差,即当某种事物采用双重比例进行复合表述时,个体会过度地关注其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比例维度,从而在实质等价的情况下,表现出对小集合中的大比例(相较于大集合中的小比例)的偏爱。实验一旨在验证复合比例框架下认知偏差的存在性。实验通过构建了一系列由不同复合比例关系表征的条目,让被试分别给出每个条目的吸引力评级,从而对若干对实质等价的条目进行比较,判断被试的相对偏好。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面对等价的复合比例关系时,会表现出对小集合大比例的额外偏好。实验二和实验三旨在验证两种可能解释对这种认知偏差是否具有贡献。一种解释是对大比例数字的偏爱可能会导致该种认知偏差的出现,另一种解释是对子集信息的部分忽视同样可能导致该种认知偏差。实验二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建模的方式考察被试在复合比例情境下的决策行为,结果未发现被试对大比例数字有额外偏爱,不支持大比例数字偏好的猜想。实验三通过易化双系统理论中系统2的启动,考查被试是否仍会出现复合比例认知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三中表现出复合比例认知偏差的被试比例显著小于实验二,支持了对子集信息的部分忽视对复合比例框架下的认知偏差具有贡献的猜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豪祥;李红梅;;教师教学认知偏差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1年06期
2 宋科;“老师,我听你的!”——一位认知偏差学生的心理辅导手记[J];辽宁教育;2005年05期
3 张谊浩,陈柳钦;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王官诚;;个体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心理透析[J];经济纵横;2008年09期
5 俞国良;侯瑞鹤;;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偏差:内部线索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年02期
6 非言语;;认知偏差的进化意义[J];少年心世界;2012年10期
7 诺奇·尼基;庞启帆;;不要陷入思维的误区[J];青年博览;2013年22期
8 张功员;编辑对稿件语言的认知偏差与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马吉庆;;测测你有没有认知偏差[J];心理世界;2003年06期
10 李瑶;余苗;张妩;钱铭怡;;高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侯瑞鹤;俞国良;;字对关联强度和关联方向对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偏差的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静;;大学生认知偏差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金林群;;女大学生形体认知偏差引起的满意度与体育锻炼及节食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叶德珠;;行为主体认知偏差与刑罚资源的优化配置[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朱益民;A股后3000点时代:集体认知偏差再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李静萍 李锁云;投资决策中的认知偏差[N];山西日报;2003年
3 吴晔;缘何出现自我认知偏差?[N];浙江日报;2013年
4 贾伟;纠正投资的几个认知偏差[N];经济日报;2007年
5 胡汝银;把握金融系统运行规律的新工具[N];天津日报;2012年
6 堂吉伟德;“体检不入医保”或因认知偏差[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堂吉伟德;“体检不入医保”或因认知偏差[N];江西日报;2011年
8 上海社科院 曹泳鑫;对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认知偏差[N];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军;管理决策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婕;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玲;基于认知偏差的高校学生理财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孟甜;突发事件下即兴决策认知偏差分析及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卉;从解题错例分析高中数学难点及认知偏差[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璐;复合比例关系的认知偏差及其解释验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贺佩环;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静;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剑锋;公允价值推广与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杨金玉;达沃斯认知偏差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胡辉;认知偏差影响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0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