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自我惩罚:影响因素、模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26 17:30

  本文关键词:自我惩罚:影响因素、模型与展望 出处:《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惩罚 情绪 互惠 合作


【摘要】:自我惩罚是个体在违反社会规范后,自愿使自己承受伤害或蒙受损失的行为。自我惩罚会受到负性情绪、补救机会、代偿机会和性别的影响。情绪模型和互惠模型分别从情绪和互惠的角度阐述了自我惩罚的认知机制。根据近期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自我惩罚与前扣带回、脑岛、右外侧眶额叶皮层、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伏隔核、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有关。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有:进一步确认自我惩罚涉及的情绪成分、为互惠模型收集更多实验证据、探究自我惩罚对集体合作的影响以及开展跨文化研究。
[Abstract]:Self punishment is the act of an individual who voluntarily causes himself to suffer or suffer a loss after a violation of social norms. Self punishment is influenced by negative emotions, remedial opportunities, compensatory opportunities and gender. The emotional and reciprocal models describ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elf punishm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 and reciproc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recent research, self punishment, and presumably back to the anterior cingulate insula, right 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 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nucleus accumbens, 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late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e: further identifying the emotional components involved in self punishment, collecting mo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reciprocal models,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elf punishment on coll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ducting cross-cultur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计划(2011CB711000,2013CB837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971,61210010)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2&ZD228)
【分类号】:B848
【正文快照】: 1自我惩罚的概念自我惩罚(self-punishment)最早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被提及的,指的是寻求疼痛、承受痛苦,以缓解无意识内疚的倾向(Freud,1953)。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惩罚作为一种道德上的受虐现象,是超我和自我之间斗争冲突的产物。自我惩罚的思辨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安;姜树广;;制度性惩罚与人类合作秩序的维持[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1期

2 崔曦蕊;诸梦妍;尚文晶;;内疚情绪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舒尹卓;;从信任博弈的角度探讨信任行为及其神经机制[J];商业经济;2010年17期

4 韦倩;;强互惠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05期

5 韦倩;;增强惩罚能力的若干社会机制与群体合作秩序的维持[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6 董飞;周永辉;;一种行为识别声誉更新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特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吴燕;田学红;;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的内隐态度[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丁绒;孙延明;叶广宇;;增强惩罚的企业联盟合作规范机制:自组织演化视角[J];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9 韦倩;;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制度何以可能[J];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10 浦徐进;范旺达;路璐;;公平偏好、强互惠倾向和农民合作社生产规范的演化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鹏;基于互惠、非直接互惠和群体文化选择的利他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齐翔;互惠利他行为的演化模型与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王健;利他行为的模型构造与数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韦倩;人类合作行为与合作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孙岩;客户让步策略与审计人员谈判判断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一员;自然灾难改变儿童的利他行为[D];西南大学;2013年

9 崔茜;欺骗的神经机制和测谎新指标初探[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黄小忠;外包背景下团队问责的认知行为与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华;禀赋效应扩展性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2 陈梦荷;公平判断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曦;单次囚徒困境中合作行为原因探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高文璐;疑问句交互功能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分析[D];延安大学;2013年

5 谢娉;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产生机制差异比较[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玉静;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程茜;初中生群体羞愧情绪及行为倾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赖华O,

本文编号:1338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38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