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军事训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基于军校学员和国防生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13:06

  本文关键词:军事训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基于军校学员和国防生的实证研究 出处:《青年探索》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军事训练 人格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在某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在持续地发生着改变,而其最重要的改变发生在青年时期。从军经历是许多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我们对军事训练是否对人格改变产生了影响却知之甚少。为此,对军事训练在450名毕业年级军校生和国防生在人格发展所扮演的角色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在五大人格特质各维度上,得分最高的为尽责性特质,最低的为情绪稳定性特质,军事训练因子评分处于较高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军事训练对受访者的情绪稳定性有着正向直接影响,而对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等特质则表现出负向直接影响。
[Abstrac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sonality trait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during the whole life of a pers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is in youth. Military experience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many people's life, but we know little about whether military training has an impact on personality changes. To this end, the military training in 450 grade graduating cadets and national defense in the play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respondents in each dimension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 highest score and the lowest score of emotional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training scores at a high leve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hows that has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emotional stability of military training for the respondents, and extroversion, openness,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traits showed negative influenc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分类号】:E251;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参军经常被视为改变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一个长期存在的观点认为从军经历可以使个人变得社会化程度更高和更加成熟[2]。例如,全世界的征兵广告都会宣传当兵改变人生的观点。尽管从军经历对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极为少见,但有不少研究表明从军经历影响个人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海民;刘学敏;时红聚;;军校国防生和本科学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2 郑文智;吴文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评鉴:整体拟合、内部拟合与复核效度检验[J];心理学探新;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梅娟;依托培养背景下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南平;张秀敏;;综合素质视域下的国防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7期

2 马青青;;国防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传承;2013年03期

3 丁晨光;安荣;车彬;;直招卫生士官基本状况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12期

4 卢振军;王燕;;国防生干部队伍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5 姜卓;原献学;;海军国防生职业预期的心理研究[J];心理研究;2010年03期

6 曾星;;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年01期

7 褚福磊;叶龙;;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评价[J];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05期

8 杨海珍;;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3年12期

9 路巍;罗克勇;石建喜;田书娟;付华斌;张军峰;;2009年某地区军校及国防生心理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义华;监管者视角的中小银行行长胜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鹏;合训学员陆军第一任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成;吉林省报考军校生人格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桂生;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福宪;我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曹超;警察体育对警察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跟踪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熊春兰;论国防生国防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涛;国防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于硕;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9 陈占炬;国防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齐鑫;忠诚计划联盟关联性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东方论坛;2007年04期

2 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陈足怀,李玉伟,苗丹民,罗正学,倪修元;不同职级军官对初级军官职务胜任特征的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3期

4 田建全,苗丹民,罗正学,孙振江,陈静;陆军学院学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苏景宽,李云波,罗正学,苗丹民;不同军兵种官兵对初级军官胜任特征的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6 许同海,孙权科;高校国防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0期

7 陈平;曾兴雯;赵韩强;;高校国防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8年04期

8 杨群方;田益友;;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新模式[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9 汪平;;美国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高素质国防人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刘燕;;新军事变革中的人才培养思考[J];国防科技;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京;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慧娟;高中生人格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1期

2 黄铭;网络时代的人格发展[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徐云,郭永玉;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曾天德;论人格发展的整合系统及其建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静静;;试述当代西方成年期人格发展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徐佳;施建农;张雨青;徐法军;;美术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7 张庭辉;;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翊;周琳;;高职学生的人格发展与适应能力的关系[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杰;赵艳茹;;论需要满足情况对人格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10 张庭辉;;幼儿人格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敏燕;廖柏珊;;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问题[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2 孙岩;杨丽珠;;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贝叶斯网络模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齐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文轩;杨丽珠;;《初中生人格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人格发展特点——基于大连市6449名初中生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万国华;中学生人格发展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权;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1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41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